首页 > 国际 >

中国、印度人毁掉了新西兰建筑业!”本地“良心”老板:完全撑不住……

收藏

中国、印度人毁掉了新西兰建筑业!”本地“良心”老板:完全撑不住……

发现新西兰 发现新西兰 06-17 13:38

新西兰最新发布的《亚洲与亚裔印象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新西兰人将中国视为潜在威胁,而另一面,对美国的信任度则降至有史以来最低点。


01

新西兰人对中国戒心上升


今天,是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抵达中国,上任以来首次访华的日子。


同一天,由“亚洲新西兰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揭示,新西兰公众对中国的态度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明显变化。



该调查于2024年11月至12月期间对2300名新西兰人进行访问,并在2025年3月追加了一轮补充调查,以反映近月局势的变化。


数据显示,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新西兰人比例,从2024年11月的28%上升至2025年3月的40%。


与此同时,认为中国是“朋友”的比例从38%大幅下滑至21%。


尽管如此,新西兰人仍普遍认为中国在亚洲国家中对本国未来最为重要。


  • 46%的人表示愿意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投入更多努力,主要是基于贸易和经济机会。

  • 仅次于中国的,是在新西兰人眼中更应优先发展关系的亚洲国家——日本。


02

新西兰人对美国信任崩塌


相比之下,对美国的态度下滑更为显著。


  • 认为美国是朋友的比例,从2024年底的61%骤降至32%。

  • 信任美国的比例也从33%降至历史最低的21%。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副教授Jason Young认为,这种信任崩塌与美国近几个月“不确定且不稳定”的外交政策有关。


他补充说,“接下来需要观察,这是否只是当前政府的问题,还是一种长期趋势。”


03

假消息、虚假信息成最大担忧


被问及未来10年内对新西兰核心利益的潜在威胁时,最多人选择的选项竟是:虚假信息与假新闻。


共有53%的人将其视为重大隐患,比去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



亚洲新西兰基金会首席执行官Suzannah Jessep表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新西兰人对全球不稳定局势的普遍不安。


Suzannah Jessep


“考虑到我们国家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极度依赖,尤其在贸易和经济繁荣方面,这种担忧是合理且必要的。”她说。


与此同时,这两天新西兰社交媒体上有一个热帖非常值得留意。


04

有人呼吁限制中国、印度建筑工人


这个帖子发表在2天前,已经获得了500条评论。


贴主将现在新西兰建筑业的“死亡”和移民工人太多挂了钩。



贴文称:


“现在根本没有建筑工作了,建筑工人找不到活干,建筑师都在倒闭……但真相是:现在大家都在跟两个超级大国竞争——中国和印度。


“自从奥克兰推出Unitary Plan和中密度住宅标准(MRDS)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当然也有本地)投资者开始疯狂买地,把大块住宅地细分成密密麻麻的联排,每套房子几乎一模一样。


“说实话,如果这些房子是由新西兰本地人来建的,或者至少是住在这里的人来建的,那也无可厚非。


“但现实却是:


中国和印度的开发商批量复制设计图纸,用“模子刻出来的房子”对外销售,工人是直接从海外“空运”来的——用“认证雇主工签”引进廉价劳动力。


“这些人拿着低薪,住在非常糟糕的条件下,有时多达30个人挤在一栋屋里,每天早上6点干到晚上6点,一周七天无休。


“于是新西兰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复制粘贴’的联排房,根本卖不动!



“价格从最初的100万纽币 → 80万 → 65万一路跳水。


“去你家附近的Harcourts房产网站上随便看几套,就知道我没说错。


“所以问题来了:我们是否该立法限制建筑项目中外国劳工的数量?”

05

“他们毁掉了新西兰建筑业”


帖子发出之后,引发众多网友评论。


另一个自称是“建筑质量检查员”的网友,也发出一个长贴“控诉”,引发大量评论。


这个帖子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个现任建筑质量检查员,之前做了12年建筑工。我要告诉你们:


“这些新房子的建造质量——简直是灾难级别的!


“那些施工队明显就是完全没经验的人在干活。


“我最近在Helensville检查了好几栋新房,有些操作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我绝对不会买那种千篇一律的联排别墅或所谓‘Group Housing’的房子,


“这些公司只是幌子,真正盖房子的人可能连锤子都没拿过,只不过他的老板有个“持牌建筑资格”(LBP)。


“更悲剧的是,很多买房人根本被这些公司狠狠割了韭菜。


“比如有一家人买了一套新房,问题重重,想去找开发商索赔,结果那人已经关门跑路回印度了!


“他还向每户收了3.5万纽币,说是'水务接入费',结果大家发现:钱被卷走了,费用还是得自己交!


“这家人不仅买了个烂房,还贬值严重,最后低价出售都没人要,查报告一看,全是问题。


“更糟糕的是——没有Master Builder十年保,出了问题你就是自认倒霉。


“而政府呢?市议会居然继续批准这些垃圾项目,毫无监管可言。


“他们甚至还提出新政,允许所谓'可信建商'通过照片远程审批,不用实地检查——只要你交几千块买个‘认证’,以后就可以不让检查员上工地了。未来只会有更多质量糟糕的房子出现在市场上。


“很多像我这样的Kiwi建筑工人,都已经转行不干了。整个行业烂透了!


“客户要最便宜的价格、最短的工期,而中国和印度的工人一小时15块,十个人一队,两三个月就能造出一栋房子。


“你说,谁还愿意请我们三人一队的Kiwi团队干?


“我对中国和印度来的工人没意见——他们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但这真的已经毁掉了新西兰的建筑行业。


“不仅让Kiwi工人被边缘化,


“建出来的也都是一文不值的‘垃圾房’。”


06

“良心建房”的Kiwi老板称:濒临破产”


这个帖子发了之后,后面又出现不少长贴,我们选2个不同主题的摘录如下。


一个是自称坚持“良心建房”的Kiwi老板称,濒临破产边缘。



“我在2022年创办了一家小型建筑公司,目前有两个现场工人,一个办公室员工,我们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初我们受够了那些糟糕的施工质量和‘只拿钱不干活’的老板,决定自己干。我们全部有资格证,并且是新西兰认证建造者协会(NZCB)成员。


“我想做的是高质量、诚实可靠的工程。但,这条路真的太难了。


“我放弃了体面的薪水,把所有积蓄投进去创业,不想被归类为那些‘不靠谱的cowboys’一样的存在。


“我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自己每周只拿800纽币薪水。过去9周我甚至一分钱没拿,全都先付员工工资。


“但我们每天都是‘一步前进、十步后退’。我没有豪车,也买不起房。


“我们要和一堆没有任何资格证的人竞争,他们只是拿着一个老板的‘持牌建造者执照’(LBP),下面雇一群完全不懂行的人干活。


“这些房子很多都问题重重,而买房的人根本不知道,直到换到下一任屋主,问题就留给别人解决。


“每天都有客户说我们‘太贵’,但我说实话:我们几乎每一单都在亏钱。但即便亏钱,我也绝不会牺牲施工质量,因为对客户不公平。


“可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这样努力、讲诚信的人,却连温饱都维持不了?


“等到所有认真负责的Kiwi建造者都被逼退出市场,剩下的只有烂施工,接着再雇‘次等工人’去修补这些烂摊子。


“将来人们又会说:‘这些糟糕的建筑商真该死’,可现在市场正在奖励劣质建商,淘汰那些坚持品质的好人。


“有些人觉得我们活该失败,我们每天拿身体硬抗、冒风险,却比卖这些烂房子的地产中介挣得还少。


“尽管如此,我不会轻易放弃,除非彻底破产,因为对我来说,这事从来都不是为了钱,是因为我热爱这份事业。”


07

新西兰“复制粘贴联排房”的真实体验


另一位网友Momo_TheCat 分享了自己居住在一栋“新式联排”两年中的血泪史:


“我现在就住在其中一套里,说真的——这房子真的是垃圾。


“我是这排房子里住得最久的,大约两年。



“刚搬进来时,地毯下面有松动的水泥块,踩了好几个月才勉强踩平。


“电子门锁质量差得离谱,多次坏掉。有次自己开门放跑了我家的猫;还有一次完全罢工,我淋雨站门口一小时。


“二楼楼梯平台开始下沉;浴室没有刷好油漆,MDF木板直接裸露。


“楼梯的地毯根本没固定好,我滑倒过无数次。所有门后的墙上都有被门把撞出的小洞,因为根本没有真正的门挡。


“洗手台和台面之间没封胶。水一到台面就顺缝隙漏进去。


“衣柜门把一年就断了,全是劣质MDF和小螺丝。


“院子的门闩六个月就掉了,‘窗帘’其实就是最廉价的办公百叶帘,装在窗框内部,漏光严重。


“楼上用水时,楼下会听到长达15分钟的滴水声。


“储物柜的滑门有时一开就直接掉下来砸脚或撞坏墙。


“这房子就像是用火柴棍、唾沫和幻想建起来的——唾沫早干了,火柴棍也都断了。


“最让我难过的是——我真的为这些房子的屋主感到心疼。他们也许是年轻人努力攒钱买的第一套投资房,但投资错了地方。


“将来这房子哪天塌了砸死人,他们也甩不了锅。


“因为我们早就跟他们说过,每个人都说过——这些房子不行。”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