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团聚签批了,我的人生也快完了!”新西兰华人移民发文求助……

最近,新西兰政府官宣了父母超级团聚签实施时间,让更多的华人家庭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把家里老人接过来了。
对于许多在新西兰的华人来讲,远离家乡多年,和父母也是聚少离多。
把父母接过来,第一是尽孝道,好好弥补多年离家的遗憾;第二是让老人帮忙带带孩子,减轻生活负担。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可能不尽如人意。
一些孩子和家长之间,不仅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在生活习惯、脾气爱好等方面可能天差地别。更何况,如今已不是幼时的三口之家,而是三代人的融合与碰撞。
今年3月份,一位住在奥克兰东区的华人网友吐槽:“父母团聚签批了,我的人生也快完了”
“父母团聚签批了,
我的人生也快完了”
这位网友在天维论坛上发起求助:
“去年,父母团聚移民批了,当时很高兴。之后,母亲就过来住了。
结果,婆媳开始战斗了……
先是冷战,再是互不理睬,热战目前还没有爆发,不过快了……
怎么办?
问了一下父母团聚移民的微信群,结果不止我一家,都有这问题……
怎么办?
有没有什么老年人活动中心,早上送出,晚上接回来,少呆在家里斗???”
这位网友表示,因为太丢人,所以选择了匿名。
众多网友支招:
分开住,或者别移民
据悉,他的母亲打算在奥克兰长住,但婆媳矛盾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一家人都会不鸡犬不宁,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心情。
为此,不少网友帮他支招:
“物理上,分开住,哪怕是有点不开心,自己回家看看电视就过去了。”
“心理上,要培养一定的边界感,不要什么都管。”
“我父母eoi都没选上,现在旅游签半年半年来,我在我家步行12分钟左右的地方给他们买了房子,需要帮忙溜个弯就过来了,很方便。
有时他们想去远点的超市,我就早上把他们捎过去,他们买完自己走回来,离学校也近,偶尔需要就帮忙接下孩子。”其中一位网友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
为解决这个问题,这位网友确实有考虑卖房:
“我在想,是否把房子卖了,买两套邻近的公寓,分开住?”
“但是朋友说,不要买公寓……”
“总之必须分开住, 否则迟早会闹翻。”另一人跟评。
这显然不是大家最初想要的结果。
“基本过来团聚的父母就是想要待在儿子身边的啊。父母不一定会想出去住的,所以最好就是别移民,一年回去个2次,呆一呆,父母再来个一次,感情稳定。”一名网友提出。
求助网友也表示,不太能让母亲一个人出去住,:“父母离异,只有母亲一个人办过来了,让她一个人去住吗?那不如让她回国……”
难道,就只有回国这一个办法了吗?
也有网友直接回应了贴主关于“老年人活动中心”的问题:
“学英语吧,能认识很多其他老太太,然后约着跳舞啥的,不过如果父母管的宽的话单住是必须的。”
“东区Pakuranga太平那里记得有个很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如果年纪不算太大还可以帮她找个part time工作,或者去佛堂做义工啥的。老人忙起来就好一些。”
还有网友联系上了新西兰移民政策:“所以移民局之前关闭团聚和现在严卡,真的潜在解救了不少家庭幸福。“
总之,这一关确实不好过。
“怎么华人父母
就不能跟洋人父母一样?”
除了婆媳矛盾之外,还有网友分享和父亲之间的遇到了沟通认知障碍:
“风和日丽的,海边游泳晒太阳。心情大好就跟国内的父母的视频分享美景。结果老爸看到一海浅层的去了不太淡定了。
他觉得水太深了,太危险了。各种叮嘱,说得像我在游野游泳。其实我就在奥克兰离我家不到街的沙滩,每天人流交通不绝。没有暗流没有礁石想溺亡都困难。临视频前还叮嘱我注意安全。”
“视频结束后心情很复杂,
但也庆幸父母不在身边,
要不然一天天地碎碎念得烦死。
怎么华人父母就不能跟洋人父母一样
大方的分享喜悦?
思想里总是带着一抹偏见。”
然而,这“一抹偏见”烧到了他自己。
不少人表示,父亲是为孩子着想,而且当意外发生在你的身上就是100%的概率了。
“看你这么说,很不是滋味。”
“等你做了爸爸就知道了。感觉你不懂啊。”
“中国出国的年轻人大多很无耻。
“谈责任的时候他讲中华传统父母德(你看看人家张三李四家父母都供他孩子出国还买车拿首付娶妻还带孩子)。
谈权利的时候它讲西方父母德(你不看看人家西方父母不干涉自由子女是独立个体不得怪人家西方就是比你们中国先进)。”
移二代的苦恼:
想让父母有更好的老年生活
除了移一代,移二代也有着和父母相处的烦恼。
去年底,一位想要父母过上更好的退休生活的华人网友分享:“关于最近我退休父母的一些不理解”。
“我父母的情况:两个都65岁了,有退休金,微薄,住着小2房,当了一辈子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内向自卑。”
事件一:我希望他们能搬到我家附近,我家是顶级学区,现在不是我父母能承受的,我理解,我可以贷点加点钱,让他们搬到我的区,看了两套,存款他们都不满意,他们觉得房间不太小,花园太小,邻居也太多行。 我说要换到一个好的区域,按照他们的预算需要降低舒适度的期望。 他们说现在尚可开车,等视线看不到再换。 我不明白。
事件二既然不换房,我就劝他们多去旅游,看看世界,他们说各种记不住,也没用,天天就是蹲监狱。
我很生气,希望他们有生之年能过得好,不枉此生,但又不能说什么,来论坛宣泄一下。”
图源:新西兰旅游局
这位网友虽然是对父母的吐槽,但也能明显感受到对父母的关心。
只是,有时儿女的关心,可能不是父母真正想要的。
“明白一下父母的心,不换房是为了不给你增加经济负担。不出去旅游是为了给你多留点。尽量地减少花销,减少你的负担。”一位网友称。
另一位网友建议:
“旅游这件事你要带着他们才行。
买房这件事你要多咨询他们的意见,把意见都一一记录下来,看到合适的买下,让他们搬进去。”
“旅游就是好生活么?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别人。”还有人表示。
当然,以上都是儿女之间的吐槽,而父母忙忙碌碌一生,他们的不容易,我们又能感同身受多少?
当初为父母、需要养育幼儿的他们,是否和现在面对父母逐渐年迈的我们,一样手足无措?
也许等我们做了父母,才会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过,一些现实具体问题,仅靠亲情可能无法解决,只能慢慢磨合,多些沟通和理解。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