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99%的新手都会踩雷!买房千万别只看“颜值”!揭秘样板间,背后藏着你想不到的真相!

在看房的途中,你是否也被那些布置得宛如样板间的房子所打动?
从柔和的光线、香氛蜡烛,到恰到好处的音乐与家具摆放,每一处似乎都在低语:“欢迎回家”。
但别急着下决定。这些精致的“伪生活”场景,往往是专业布置师的杰作,为的是打动你、引导你掏出更高的预算。
“完美布景”背后的秘密
来自悉尼(Sydney / Gadigal Country)的买房顾问里奇·哈维(Rich Harvey)表示,几乎所有房产中介都会建议对房屋进行布置,目的就是制造“眼前一亮”的效果。
“一个空荡荡的房子无法激发情感共鸣,但布置好的房子却可以让买家感受到家的氛围。”
这种布置通常会花费5000至15000澳元不等,但数据显示,投入布置后,最终成交价往往也更高。
目的明确:卖的是“生活想象”
布里斯班(Brisbane / Meanjin)的买房顾问薇薇安·特兰坦(Vivian Trantan)指出,房屋布置是为了在买家刷房源照片的头几秒内抓住注意力。
“其实你卖的不只是房子,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梦想。”
前房产布置师、现为室内摄影师兼设计师的亚历克斯·米尔斯(Alex Mills)曾表示,布置策略会根据目标买家群体调整风格:
对于首次置业者,会选用更温暖、亲切的布置;
高端住宅则倾向于更时尚、杂志感强的呈现。
但她强调一点:“任何私人痕迹,比如家庭照片,都应该被移除,因为买家不希望感觉自己闯入了别人的生活,而是希望设想出‘我可以住在这里’。”
视觉诱惑背后的“陷阱”
当她自己看房时,米尔斯也曾“沦陷”在完美布置之下。
“那些既上镜又现场好看的房子,会让你忍不住想直接报出高价。”
但她提醒,买家要警惕那些“太完美”的空间,可能是在掩盖不易察觉的问题。
哈维补充说,买房时要避免被沙发或靠垫迷惑——这些摆设在成交后是不会留下的。
你应该关注的,是房子的结构、采光、格局、收纳空间,以及真正能影响居住体验的部分。
布置师常用的小技巧
为了让房间显得更大,布置师可能会:
用双人床替代主卧里的大床;
使用浅色系、圆形餐桌和镜子;
用柔光灯或地灯改善昏暗角落;
将小书桌摆在“奇怪”的角落掩盖空间不足;
在角落放置大型家具遮挡墙面霉变或裂缝。
特兰坦提醒,墙体潮湿、门窗把手缺失等细节问题,常常会在布置后被弱化。你需要主动查看衣柜、橱柜,甚至地毯下方。
看房时别怕“动手动脚”
“人太多了,总觉得不好意思多看几眼,其实完全没必要。”特兰坦建议:
带着卷尺前往,测量主卧能否放下你的大床;
不要怕弯下腰掀开地毯、拉开抽屉;
房屋空置时更可大胆检查死角。
但若房屋有人居住,就需保持尊重,避免不必要的冒犯。
结构检查,不能少!
别指望肉眼就能发现一切问题。哈维强调:
房屋的建筑和虫害检查应在出价前完成,并写进合约中作为成交条件。
“你可以直接问中介,这套房是否有历史水损?是否修过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直接,却能省去日后无尽的烦恼。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首都地区政府已强制要求在挂牌前提供房屋检查报告,而其他州则建议买家主动安排此类检查。
“买房本来就很情绪化。”哈维说,“但别让地毯和靠垫决定你的出价。”
房屋布置是为了让你看到生活的可能性,而非掩盖现实中的问题。
在美好幻象背后,仍要保有判断力。毕竟,房子不是时尚广告,而是你未来真实生活的容器。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