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金融大地震!澳洲支付业,开始大逃杀!

收藏

金融大地震!澳洲支付业,开始大逃杀!

澳洲红领君 澳洲红领君 06-12 15:30


澳洲支付江湖突变:美国巨头出手,


Tyro岌岌可危,Smartpay被截胡!


一场暗流涌动的收购大战,正悄然改变着澳洲支付行业的格局。主角不再是传统银行,而是国际金融科技巨头与本土独立支付企业的正面交锋。这不仅是一场资本博弈,更是一场技术革新与监管变革的多线战斗。


图片


Smartpay突遭“截胡”,Tyro梦碎


5月初,新西兰支付公司Smartpay宣布将以每股1.20纽币的价格,被美国上市公司Shift4 Payments全现金收购,总价值超1亿澳元。这个价格,比此前澳洲本土巨头Tyro Payments提出的报价高出近六成,堪称“闪电截胡”。


图片


Smartpay在澳新拥有4万家商户客户,其最大优势在于广泛部署的EFTPOS终端设备,这些设备每年处理超100亿澳元交易,是不可多得的“数据金矿”。Shift4的目标明确:借此一跃进入澳洲市场,为其全球扩张铺路。


而Tyro呢?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本土“支付独角兽”,自上市以来股价暴跌超80%,正面临市值缩水与战略焦虑的双重夹击。Tyro原本想借收购Smartpay来重夺增长引擎,如今却只得眼睁睁看着对手得分。


图片


Stripe出手,瞄准Tyro?


在Smartpay被抢走的同一时间,美国金融科技巨头Stripe据传已悄悄与Tyro展开接洽。这个估值高达1410亿澳元、年处理交易额超过1.5万亿美元的巨头,一旦入局,将给澳洲支付市场带来“降维打击”。


Stripe目前在澳洲市场已有较高渗透率,但若成功收购Tyro,不仅能直接掌控其7.3万商户资源,更有望借助其银行牌照打造完整的澳洲本地支付生态系统。对于已在医疗、教育等细分场景进行布局的Tyro而言,这无疑是生死一线间的“机会之门”。


附加费或将被禁,支付公司收入线拉响警报


资本的明争暗斗背后,还有更隐蔽却更致命的监管重锤。


2023年,澳洲储备银行(RBA)表态考虑全面禁止借记卡附加费。这项政策若于2026年生效,将直接切断支付公司长年来赖以盈利的“服务费通道”——Smartpay多达35%的收入来自此类费用,Tyro的依赖程度更甚。


届时,商户无法将手续费转嫁给消费者,或将重新转向现金交易,整个支付行业的增长路径将被重构。


技术差距拉大,本土玩家压力山大


在美国巨头的技术碾压下,澳洲本土企业的“原始积累优势”正在被迅速瓦解。


Shift4的“Lighthouse”系统实现了支付与库存、CRM系统的无缝集成,远远领先于仍以硬件销售为主的本地企业。而Stripe凭借其成熟的API架构和云支付能力,已在多个国家击败传统支付巨头。


图片


本土企业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打破对终端硬件的依赖,转向“支付+SaaS”一体化服务模式。


例如,Zeller正在转型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数字银行服务,而Tyro也在尝试向医疗支付和商户金融领域延伸。


外资强攻下,澳洲政府会出手吗?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核心支付数据若落入外资之手,可能对澳洲的金融主权造成隐性威胁。Smartpay每年处理超过百亿澳元的交易数据,涉及企业经营、消费者行为等敏感信息。一旦Shift4和Stripe的收购案获批,澳洲是否会考虑设立更高的FIRB审查门槛,也引发市场担忧。


支付不再只是收款,更是“数据的入口”


从Smartpay被“抢亲”到Tyro岌岌可危,从附加费风暴到技术革新浪潮,2025年的澳洲支付市场,已不仅是一场行业洗牌,更是全球金融科技巨头在亚太争夺数据主权的一场攻防战。


本土企业是就此沉沦,还是在裂变中重生?时间会给出答案。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