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葬礼曝光后,凯特王妃突然现身!容光焕发逛博物馆,着装却引发争议?

上周五,一条猛料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凯特王妃的葬礼计划竟然被提前曝光!更离谱的是,连计划的名字都据说是威廉王子亲手定下的。
凯特王妃葬礼计划曝光!威廉亲自选定名称,没有她英国王室能撑住吗?
网友们瞬间炸锅,各种阴谋论、猜测贴铺天盖地......
结果呢?就在大家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昨天凯特王妃本人突然现身东伦敦,容光焕发,但她身上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引发了争议......
1
凯特王妃参观新开的VA博物馆
昨日,久未露面的凯特王妃惊喜现身东伦敦,专程探访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的东区仓库新址。
相信在英国和来过英国的大家都听V&A的名号了。简单说,它就是英国的“艺术宝库”。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成立于1852年,得名于当时的王室CP——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
这座博物馆专注于艺术与设计,馆藏范围涵盖了时装、雕塑、家具、陶瓷、绘画乃至戏剧和摄影等多个门类,不夸张地说,是全世界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设计与装饰艺术博物馆之一。原馆坐落于伦敦南肯辛顿,是许多艺术专业学生和文化爱好者的“朝圣地”。
不过,随着馆藏日益丰富,V&A 原馆早就“爆仓”了。于是,他们在东伦敦的斯特拉特福德——也就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场地所在地——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V&A东区仓库(V&A East Storehouse)。
这个新展馆就设在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里,占地三层,堪称“艺术品大仓库”,共藏有超过50万件藏品、35万册图书以及无数珍贵的信件、海报与文物档案。这里不仅展示文物,还让参观者能一窥幕后运作,比如文物如何修复、如何保存、如何归档——把传统“看展”的体验升级成了“看博物馆怎么运作”的沉浸式版本。
而凯特王妃此次的私人参观,就是在东区仓库正式向公众开放的第二天进行的。
凯特王妃是V&A的官方赞助人,本身又是圣安德鲁斯大学艺术史专业出身,怎么看都属于“专业对口”。
一进馆,她就开启了“行走的艺术迷”模式。她先去了展前准备区,也就是文物们从仓库存档到展厅展出的“后台候场区”。在那里,她对一件威廉·莫里斯设计的屏风赞不绝口:“哇,喜欢这里的转折。”看得出来,她是真心喜欢。
接下来,她和副馆长蒂姆·里夫热聊,对这座仓库的概念大加赞赏:“这是个太棒的主意,让所有人都能亲眼看到这些被历史尘封的宝贝。”她还补充道:“展品风格好有趣,展示方式也很别致,能看到整个策展过程是种全新的体验。”
作为时尚“行家”,凯特的眼力也是一如既往地毒辣。她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件黑金外套裙是Alexander McQueen的设计,笑着说:“看到这剪裁和轮廓,我就知道是他!”
不仅如此,她还亲自协助拍摄了一件1943年芭蕾舞鞋,这双鞋曾由芭蕾传奇人物Alice Markova在《吉赛尔》演出中穿过,鞋垫上还有她的亲笔签名和留言。看着摄影师拍摄时,凯特感叹道:“哇,它太小了,而且能看到她的字迹真的太棒了。”
值得一提的是,东区仓库也开放了“定制观展”功能,游客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最多五件想看的藏品,到馆后像点餐一样现场“上菜”。
在参观过程中,凯特刚好遇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研究人员克里斯蒂娜·胡安博士,后者激动地表示:“我已经等了三年!现在终于可以像打Uber一样轻松预约藏品,真是太棒了。”
参观过程中,她还沉浸在毕加索为1924年芭蕾舞剧《蓝色列车》创作的巨型背景布前。这块10.4米长、11.7米宽的布料上,毕加索亲笔签名,视觉冲击力十足。凯特看得眼睛都亮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件毕加索作品,太震撼了!”
她还特别申请查看几件自己感兴趣的藏品:一件乐器、一组威廉·莫里斯的织物样品,还有几件与大自然相关的艺术作品。全程下来,她表现得既专业又投入,副馆长蒂姆·里夫事后表示:“她非常关注这个项目,对我们幕后工作充满兴趣,更重要的是她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来看待一切,她不希望自己是被特殊对待的那一位。”
除了35万册藏书和25万件藏品外,VA东区仓库还收藏了包括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一些礼服、传奇鼓手基思·穆恩的鼓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未来感高跟鞋、2012年伦敦奥运开幕式使用过的火炬花瓣,以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全部历史档案,甚至还有被拆除的罗宾汉花园住宅项目的原始构件。非常推荐大家有时间去参观!
据悉,今年9月这里还将推出一项重磅展览——大卫·鲍伊档案将正式亮相,涵盖他的信件、乐器、服装及未曝光手稿,对于粉丝来说堪称一次文化朝圣。
2
着装违反规定?
这次亮相是凯特自假期归来后的首次公开活动,作为时尚达人,她当天的穿着也受到高度关注。
她穿着一套由老搭档亚历山大·麦昆设计的时髦西装裤装,内搭白色圆领上衣,既干练又优雅,一如既往地维持着“王妃出镜即封面”的水准。
细节控的她,在配饰选择上也没马虎:一条金属感十足的 Laura Lombardi 链条项链、经典款时尚腰带,再加上一双来自 Prada 的黑色漆皮高跟鞋,整体造型可以说是“低调中带点锋芒”。
不过,说来也巧,这双鞋子意外踩了个“馆规”。V&A东区仓库网站上其实有友情提醒:建议游客穿着舒适实用的服装和平底鞋,尤其是避免穿细高跟——因为展馆地板采用的是金属网格材质,不太友好。
但凯特显然选择相信自己的“脚感”,不仅穿了,还穿得游刃有余,现场看她在那片不太平坦的地板上稳步前行,完全不慌。
对此,V&A 馆长特里斯特拉姆·亨特也笑着向《人物》杂志透露:“她太专业了!她完全驾驭得了这些。”他还补充说:“她充满活力,特别专注。我们上次见到她还是两年前。她对设计、手工艺和创意产业的热情一直都在。”
其实,这并不是凯特第一次用“高跟鞋行为艺术”挑战物理极限。从穿高跟鞋在草地上打曲棍球、踢足球,到在皇家赛马会中优雅穿行,再到2018年抱着刚出生的小王子从医院走出来时,依旧脚踩心爱的高跟鞋出镜——王妃早就把“高跟鞋无障碍通行证”练得炉火纯青。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个周末,威尔士一家也将出席伦敦举行的国王生日庆典,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3
艺术爱好者的天堂——英国伦敦
如果你是个艺术爱好者、历史控,或者哪怕只是偶尔对画廊走一遭拍个照发发朋友圈,那英国,尤其是伦敦,简直就是你的天堂。
大英博物馆是必打卡的,从古埃及木乃伊到古希腊雕像,环游五大洲只需在馆内多走几步路。而且还免费。唯一要付出的,可能就是一双走断腿的鞋和一个装不下记忆的手机相册。
如果你是当代艺术的粉丝,那就一定要去泰特现代美术馆看看。这座改建自发电厂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而它的收藏更是先锋:从抽象派到装置艺术,再到灯光、影像、声音艺术,每一层楼都像是一场灵感大爆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在墙角遇到什么,但它就是能让你驻足思考五分钟。
而国家美术馆,则是另一种美的存在。它安静、经典,像是时间凝固的宫殿。从达芬奇的温柔笔触,到梵高的狂热星空,这里展出的不止是作品,更是几百年欧洲艺术的灵魂。这些画作原本只属于宫廷、贵族、教堂,如今却可以安安静静地和你对视片刻,哪怕你只是一个背着书包的路人甲。
众所周知,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迅速崛起为殖民帝国,横跨五大洲的势力不仅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文物。这些文物被系统化地收藏、分类、研究,最终汇聚成如今世界级博物馆的底蕴。
虽然这种“帝国遗产”也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它让英国博物馆拥有了全球最丰富、最具跨文化广度的馆藏。
而英国人对文化的热爱几乎写进了日常生活,毕竟情侣们的约会地点可能就是自然历史馆的恐龙脚下。在这里,艺术并不是精英的标签,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这些作品就会对你说话。
写在最后
所以,如果你正计划踏上旅程,或已在伦敦生活,却还未真正走进那些博物馆的长廊与展厅,不妨找一个阳光不那么吝啬的周末,开始一场文化漫游。
在这座城市里,艺术从不高高在上,它就藏在街角的红砖建筑、晨雾中的公园长椅,或是地铁站一则不起眼的诗句之间。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