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住在Glen Waverley!来自墨尔本普通人的真实体会!

收藏

住在Glen Waverley!来自墨尔本普通人的真实体会!

墨尔本微生活 墨尔本微生活 06-07 11:37


来听听普通人的故事


那天,我正在装修的空档和施工师傅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墨尔本的各个郊区。


话题一转,说到了Glen Waverley。


“哦,那破地方。”他撇嘴说。


我顿时心里一紧。


的确,Glen Waverley没有Toorak的名牌气质,也没有Elwood的海边风情,但我是在那长大的,怎么也称不上“破地方”。


你要说它普通、没特色,或者中规中矩,那我认。


但至少,它踏实、可靠。


我表面上陪笑着点头,心里默默把他从圣诞贺卡名单上划掉了。


我爸妈是在70年代初搬去Glen Waverley的。


那时候,一套贴着绿色碎花墙纸的房子只要三万澳币。


他们买的那条街,每隔几栋房子就重复一种设计风格,站在后院还能望见果园。


我有天问妈妈:“你觉得Glen Waverley那时候无聊吗?”


“什么无聊?”


“Glen Waverley啊。”


“你说它无聊?”她有点生气地说,“我们那时候上班、还房贷、带孩子,哪有时间无聊啊?”


图为文章作者Kelly Eng和哥哥


从她这番话中,我可以合理推断,对大多数人来说,1970到1999年的Glen Waverley的确挺无趣的。


但对我们那群小孩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们骑着自行车,戴着头盔,在街区里晃荡,去游乐场玩。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种五颜六色的塑料滑梯,只有一个黑乎乎、看起来有点恐怖的“城堡”,上面满是小孩偷偷刻的脏话。


我们的小乐趣,是走到Kerrie Road的面包店买六个装的小餐包,或者去Kingsway逛一圈——那条主街上莫名其妙地开着一堆理发店。


我们会去Big Lick吃冰淇淋,或者去图书馆。虽然Glen Waverley没什么自然景观,但郊野区和湿地有时候能看到戴面罩的鸻鸟或者勺嘴鹬,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像中大奖一样。


说到底,从面包店到观鸟,这就是我们在邮编区3150的“摇滚生活”。


想要夜生活?本地人会去Mount View Hotel,一般都戏称它为“Mount Spew”。


不过到了90年代末,一切开始改变。


Kingsway开了家电影院,还有一家叫Mocha Jo’s的咖啡馆。


我们开始看电影,喝热巧克力,吃蛋糕——这就是Glen Waverley版本的“甜美人生”。


我在2000年代初离开了这个郊区,但每次回家探亲,我都能看见它的变化。


亚洲超市越来越多,新餐馆一家接一家地开,现在你能在Kingsway吃到饺子、乌冬、石锅拌饭甚至拉美玉米饼——前提是你得先在停车场跟人“生死搏斗”抢个车位。


The Glen购物中心越扩越大,直到把我和朋友以前吃炭烤鸡薯条的那片停车场整个吞掉。


曾经卖香肠卷和苹果卷的“白人标准”郊区,如今成了亚洲文化聚集地。


人们被这里的便利设施和优质的公立学校吸引。


那些老旧的砖房,现在因为属于Glen Waverley中学的学区而变得炙手可热。


最近这几年,Glen Waverley甚至频频上新闻。


2021年,Kerrie Road发生了一起劫车案。


我立刻把新闻转发给朋友,标题只写了:“KERRIE ROAD也出事了?!”


2022年更炸裂,Glen Waverley橄榄球队赛季结束后,在“Mount Spew”的庆功宴上闹出了全球新闻。


一场赌注失控,两个队员当众发生了性行为,其他在场的人一边吃着鸡排一边惊呆了。


这条新闻还登上了纽约和伦敦的报纸,Glen Waverley算是“出名”了。


不过,偶尔的治安事件和荒唐行为并不改变Glen Waverley本质上的“宜居”。


这里有舒适的房子、和善的邻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商店里还有好几种不同口味的豆腐可以买。


我们家已经在那条街住了四十多年,邻居几乎没变过。


当年大家还是年轻夫妻,现在各自的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我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家探亲。


每次回去,我都喜欢说一句热情的“你好,Graham太太!”看到她熟悉的笑容让我觉得一切没变。


这些邻居之间依然会互相帮忙收信、从自家菜园递些蔬菜过来、出门旅游时互相照看房子。



现在我住在市区,离热闹更近,但我从没忘记自己的根。


Glen Waverley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什么地下文学的背景,也不会出现在说唱歌的歌词里——除非你想freestyle停车难或者观鸟趣事——但这个东南角的小小郊区教会了我们:平凡里,其实藏着最真实的美好。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