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调查曝光! 近8成澳洲人宁愿住郊区也不住CBD! 这四个原因太真实

//前言//
在高房价时代,
澳洲人为何宁愿住远一点的大房子,
也不肯为了市区便利牺牲空间?
背后原因终于曝光!
多数澳人不愿住市区
郊区大房才是真爱
在世界不少大城市,年轻人为了靠近CBD(中央商业区),纷纷搬进几十平方米的小户型,牺牲厨房、客厅甚至阳台,只求离地铁近、咖啡馆多、生活便利。
但澳洲人却偏偏“反其道而行”,哪怕远离城市热闹中心,也要牢牢守住自己的洗衣房、车库和备用卧室。
图片来源:Real Estate
最近一项由Compare the Market发布的调查揭示:仅18.8%的澳洲人愿意为了住得更靠近市区而缩小居住面积,而高达71.3%的人表示“没兴趣”或“坚决不愿”。
图片来源:Real Estate
这些数据一出,不禁让人发问:澳洲人,到底有多爱他们的大房子?
实用性是王道
你可能想不到,洗衣房竟是最不能妥协的家居空间。
一半的澳洲人表示“坚决不舍”,比车位(38.9%)和车库(34.7%)的支持率还高。
对于生活节奏相对悠闲、讲究舒适实用的澳洲人来说,家就是一个功能完备、可以“喘口气”的地方。他们不愿意因为追求“都市生活”而压缩掉生活的实用性。
远离喧嚣追求空间
疫情之后,“远离喧嚣、回归自然”成了不少家庭的新追求。
在布里斯班,McGrath Wynnum-Manly房产公司负责人Gaby McEwan观察到,一些曾经住在市区Newstead、West End的年轻家庭,转而搬到海边的Wynnum和Manly。
原因很简单:他们想要一个后院、一片草地、一个能放下小孩秋千的地方。
哪怕地块小一点、房子旧一点,甚至要面对石棉问题,仍有人愿意花近百万澳元抢购——只为一个宜居的社区和清新的海风。
图片来源:Real Estate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家”的定义。
居家办公期间,谁能抗拒一个有独立书房、阳光后院、甚至花园的小天地?相比之下,住在高楼公寓的市中心居民只能望窗兴叹。
这段特殊时期让澳洲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原来,房子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地方,更是与家人共处、身心放松、偶尔“逃离世界”的私人空间。
因此,即使疫情退去,这种对“空间感”的渴望并未随之消散。反而成了很多人搬离城市、拥抱郊区生活的催化剂。
拒绝翻新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死守“空间至上”。
在墨尔本、布里斯班等大城市,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牺牲后院和车位,搬进离咖啡馆和地铁更近的公寓,享受“靠近热闹”的便利。但即便如此,“房子要是拎包入住”这一点依然是底线。
图片来源:Real Eestae
尤其是随着15亿澳元的Metro Tunnel即将开通,改善通勤的同时,也推动了对市区“拎包入住”房源的热捧。
但即便如此,买家仍然不愿碰“需要翻新”的老房子,买房者代理人Cate Bakos表示,许多买家一看房子需要翻新立马转身离开,因为澳洲目前建筑行业人手紧缺、成本飞涨,装修变得麻烦又昂贵,大家更愿意多花一点钱买“即住型”房屋。
郊区情怀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曾在市区打拼的本地人,如今选择“回流”到自己长大的郊区。
他们既保留了市区单位作为投资,也回到熟悉的社区定居,享受更慢节奏、更低密度的生活方式。而一旦“回归”,他们往往不愿再离开。
图片来源:Real Estate
在澳洲人的观念里,家的意义远不止“地段”二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
与其住在CBD的高楼里,忍受空间逼仄、噪音拥堵和停车困难,他们更愿意在远一点的地方,拥有自己的洗衣房、花园和后院烧烤炉。
正如一句澳洲俗语所说:“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对澳洲人而言,那座“城堡”不一定在市中心,但一定要有空间、有阳光、有自由,还有一台不会挤在厨房角落的洗衣机。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功能空间,正是生活质感的体现。
虽然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升级正在悄然改变一部分人的购房观,但“空间至上”的理念,依然是大多数澳洲人的选择。
最后,
或许,
对于澳洲人来说,
“回家”不仅仅是拎包进门,
更是一种舒适与自由的生活哲学。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