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这款中国制造在新西兰被疯抢!全球断货,“现场一度失控!”国外却说要封杀

收藏

这款中国制造在新西兰被疯抢!全球断货,“现场一度失控!”国外却说要封杀

发现新西兰 发现新西兰 06-03 14:39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有新西兰华人晒出一张图。


一群人在奥克兰CBD的店铺外排队。


博主配文:“这个排队,比早年买鞋还夸张了”。



01

一只毛绒怪物,席卷全球


排队买东西,在新西兰并不是很常见。


让大家甘愿在冷风里等待的,是潮玩Labubu,一款玩偶。


NZME 办公室里有两辆时尚的 Labubus。


Labubu是在2015年由艺术家Kasing Lung创作的, 主要是由玩具公司泡泡玛特持有版权,以盲盒的形式售卖,大家购买时不知道里面是哪一款,如果幸运抽到了隐藏款,就赚到了,因为其价格是普通款的数十倍。


为了买到隐藏款,买家们会用尽各种办法,例如用灯照、称重量等。



最近大火的,是Labubu 3.0系列,根据美银美林最新研究报告指出,4月美国及欧洲市场销售同比增长约8倍和5倍。



摩根大通预测,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销售额有望从2024年的30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7年的140亿元,展现出其作为现象级IP的强大增长潜力和商业价值。


不少海外博主在网上分享自拆Labubu盲盒的视频。


Jaydee Jaydee poses with her Labubus in several different colours


英国北安普顿郡咖啡店主管Ashley Bushey表示,她已为13个Labubu玩偶花费超过1000英镑,并花了无数时间在TikTok Shop、Vinted和Facebook二手群组中寻找补货信息。



她每天都偷偷在下午2点到7点之间观看Pop Mart的TikTok直播,“像打仗一样抢货”,甚至在工作时也要“偷偷溜出去下单”。


“我花在Labubu上的时间比我愿意承认的要多,特别是现在暂停销售后更难抢到了。”她还说,自己在收藏圈中并不算重度玩家,“Facebook里那些人才是真的疯狂。”



蕾哈娜等明星也被拍到带着Labubu玩偶出街。



贝克汉姆也在晒女儿送给他的Labubu,而且还是隐藏款。



在欧洲也非常火,POP MART门店外,一群老外在排队等待购买。



很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旅行时,一买一大袋。



海外的粉丝甚至还追随当地审美潮流,对Labubu进行爆改。



并在网上分享如何把它改造成拥有超大美臀的心得。



不少人跟帖,分享自己的美臀Labubu。



02

越买不到,越上头


让大家疯狂的,还有它的稀缺性。


SAE创意媒体学院的教务长Lorna Piatti-Farnell博士在《The Front Page》节目中说,Labubu之所以让人上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越难买越想要”。


“大家都想拥有最新款,然后发到Instagram上晒一晒,这其实是一种‘我也有’的象征。”


图:有人晒出三十多岁的自己的第一个Labubu


因为是限量发售,所以才有人在寒风里排队购买,这些玩偶不仅能够抚慰心灵,还暗藏商机。


“Labubu就是年轻人的茅台——不见得自己喝,但你一定要抢,抢到了心情愉悦,不想要还能高价转卖。”有人这样形容。


转手一卖,就能赚上一笔。


在新西兰的二手平台上,也能看到在转卖的labubu,原件39纽币,转手能够卖到68纽币。



在中国这款玩偶的原价是99元。



但是二手市场上也被炒到200元左右,隐藏款更是炒到了两千多元。



有人为了赚钱,还搞起了Labubu走私。


因为泡泡玛特重视海外市场,所以会在海外上一些国内绝版、断货、补货量小的产品。所以有人会买了带回国,以赚取差价。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多起查获泡泡玛特玩偶的消息,涉及Labubu、Molly等IP。甚至有旅客入境时未经申报携带的泡泡玛特产品多达300余个。



03

可爱玩偶成“禁品”


顾客们为了买到Labubu玩偶,可谓无比疯狂。


最近在英国门店,还引发了现场的混乱,大家打成一团。


在英国Stratford的Westfield购物中心,多名男子为抢购Labubu玩偶互相挥拳,现场保安和其他顾客拼命拉开他们,场面一度失控。


This is the moment a mass brawl broke out between a group of shoppers who were trying to get their hands on the viral Labubu 'monsters' toys


事件发生后,Pop Mart宣布将在6月前暂停英国全部16家门店的Labubu销售,以“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


然而,许多忠实粉丝对这一决定表示愤怒,指责公司通过限量发售“制造炒作”,并抱怨黄牛囤货严重,导致他们很难以原价购入Labubu。


BBC A yellow Labubu bag charm attached to a black bag that is sat on grass, the Labubu has two daisy placed on its ears


而Labubu也开始被一些学校拒之门外。


有住在美国的华人家长分享,“昨晚校长发信息通知所有家长禁止孩子带玩具和Labubu上学”。



在马来西亚也有学校禁止学校带,原因是老师有人偷,学校管理太麻烦。



近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参议员叶卡捷琳娜·阿尔塔巴耶娃提议禁止销售Labubu玩具,理由是这类玩具外形酷似怪物,可能对儿童造成心理伤害。


她认为Labubu在视觉上会引发儿童焦虑与恐惧,称其“在心理上有害”,不适合未成年群体。



但是不管怎样,都拦不住Labubu大火。


关于它风靡全球的原因,有些专家提到了“口红指数”(lipstick index)。


这个理论认为,在经济低迷时期,相对便宜的奢侈品(如口红)销量往往会上升。


“据说这个词是由化妆品巨头雅诗兰黛的Leonard Lauder提出的,因为他注意到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期间,口红销量似乎有所增长。”


可以说是经济下行,大件奢侈品大家买不起,就买点大牌的小件,来让自己开心。


“我认为,很多时候这些潮流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归属感’——人们渴望成为某个群体的一部分,同时又想在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往往就和快乐的感觉紧紧相连。”Piatti-Farnell说道。


你买了Labubu吗?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1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 印象用户498532

    印象用户498532

    06-03 16:12

    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