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惊!中国各大平台疯狂“商战”,万万没想到给澳洲帮了大忙!这下轮到老外体验“618”大战了!

在当今全球商业舞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 “商战” 正悄然上演,而这场商战的主角正是——中国各大电商平台!
它们在激烈竞争中纷纷拓展海外版图,却意外地为澳洲带来了诸多益处!这些电商巨头不仅给澳洲带来了海量高性价比商品,还把中国标志性的 “618” 购物节搬到了南半球。
这场看似激烈的商业竞争,却意外成为澳洲经济 “神助攻”,连澳洲央行都忍不住点赞。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中国电商“杀”入澳洲市场
近年来,中国的电商巨头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外,澳大利亚正成为了他们眼中极具潜力的市场。
就在近期,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先后进军澳洲,开启了一场跨境电商的“新征程”。
其实,在淘宝、京东之前,一些中国背景的电商平台已在澳洲崭露头角。
例如,时尚电商 Shein 已在悉尼开设了快闪店,其时尚且价格亲民的服装吸引了众多澳洲消费者的目光。
而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 Temu,更是凭借超高性价比的商品,在澳洲网络销售中占据了显著市场份额,每月有超过 120 万澳大利亚人在 Temu 购物。
如今,淘宝和京东的加入,让澳洲电商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也为澳洲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实惠。
为了在澳洲市场站稳脚跟,这些中国电商平台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淘宝推出了英文版本的 APP,还针对澳洲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对界面和功能进行了优化。
不仅如此,在一年一度的 “618” 购物节期间,淘宝更是积极用英文推广促销活动,为在澳洲的消费者提供满一定金额就免费包邮的服务,比如购买价值超过 249 元人民币的衣服即可享受免费送货到澳洲的福利。
京东同样不甘示弱,今年 3 月推出了澳洲版网站,精准定位澳洲家庭的需求,在母婴用品、家电等品类上发力,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澳洲消费者。
此外,中国电商们还迅速推出了便捷翻译功能,进一步降低了国际购物的门槛。
02
澳洲消费者纷纷“剁手”
中国电商平台的到来,迅速改变了澳洲民众的购物习惯。许多澳洲消费者从最初的好奇尝试,逐渐变成了中国电商的忠实粉丝。
墨尔本的治疗师Jodi Clarke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并不常网购,但在发现淘宝能以实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后,便开启了自己的淘宝购物之旅。
她的第一次淘宝购物就相当 “惊艳”,仅花了 129 澳元(约 83.24 美元)就买到了三个酷似爱马仕 Kelly 的包包,这让她直呼 “太划算了”。
她还表示:“如果能在淘宝上买到更便宜的东西,我肯定会选择淘宝。”
像 Jodi Clarke 这样的澳洲消费者不在少数。在社交媒体上,“Taobao haul”(淘宝购物分享)的话题热度不断攀升,许多澳洲消费者会在 TikTok 等平台上分享自己在淘宝的购物经历。
比如澳大利亚消费者 Jessica Cox 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在淘宝购买仿 AirPods Max 耳机、Dyson 吸尘器和 New Balance 鞋子的体验,她觉得这些商品的质量与正品相差无几,但价格却只有正品的三分之一,这让她十分满意。
澳洲消费者对中国电商平台的认可,不仅体现在口碑上,更体现在实际的数据中。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 “双十一” 期间,淘宝在澳洲的新用户规模同比翻倍,服饰、家居、数码产品成为爆款。
而且,中国是澳洲最大贸易伙伴,澳洲去年进口中国商品总值1100亿澳元。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中国的商品已经成功 “俘获” 了众多澳洲消费者的心。就连澳洲本土媒体都感叹:“中国电商正在重塑澳洲人的消费习惯,就像当年‘618’改变中国一样。”
03
中国电商意外助力澳洲抑制通胀
中国电商平台在澳洲的火爆,带来的不仅仅是购物的便利和消费者的狂欢,还在宏观经济层面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助力澳洲抑制通胀!
澳大利亚国内制造业并不发达,许多成品依赖进口。在过去,物价压力一直困扰着澳洲的消费者和决策者。
然而,随着中国大量廉价商品通过电商平台涌入澳洲市场,这一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认为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具有 “通缩效应”。
高盛更是做出预测,未来一两年内,中国商品,尤其是玩具、家具和服装等品类,有可能使澳洲整体通胀率下降 20 到 50 个基点。(注意:这些预测是在中美两国本月同意暂停高额关税之前做出的。)
从实际数据来看,中国商品对澳洲通胀的抑制作用已经初现端倪。今年 4 月,中国贸易数据显示,对澳出口环比增加 9%,而对美出口则下跌近 18%。
与此同时,澳洲的通胀压力近期也有所趋缓,澳洲央行在 5 月 20 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3.85% ,其认为中国商品的流入是通胀趋缓的重要因素。
澳洲央行在其最新的季度经济更新中也指出,由于澳大利亚在大部分进口商品篮子中,中国产品的占比较其他经济体更高,受关税影响的中国出口商品转向澳大利亚,可能会给澳洲进口价格带来额外的下行压力,尤其是在短期内。
就连汇丰首席亚洲经济学家 Frederic Neumann 都感叹:“全球通胀分化加剧,美国物价攀升,而澳洲等国却因中国商品价格稳定甚至下降。”
更妙的是,中国的廉价商品不仅没有冲击澳洲本土生产,反而对一些依赖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如服装零售等)带来了好处!
RBA 指出,中国商品主要填补进口空缺,甚至能降低服装零售商等行业的采购成本,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循环。
04
中美关税意外成“助攻”
这场中国电商在澳洲市场的 “意外之喜”,背后离不开中美关税战的推波助澜。
自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企业加速开拓替代市场,而澳洲凭借自贸协定和地理位置优势,成为首选目标。
例如,原本销往美国的玩具、服装等商品,如今通过电商平台直供澳洲,价格比本地产品低 30%-50%。
独立经济学家 Saul Eslake 曾形象地表示:“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原本可能出现在美国儿童袜子中的玩具,最终将出现在澳大利亚儿童的袜子里。”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国际贸易法专家 Lisa Toohey 直言:“过去美国享受的低价商品红利,现在轮到澳洲了。”
可以说,中美关税战在一定程度上 “助推” 了中国电商在澳洲市场的发展,也让澳洲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总之,中国电商平台在澳洲市场的蓬勃发展,是一场中澳双赢的 “商业盛宴”。
对于中国电商而言,开拓了新的海外市场,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对于澳洲消费者来说,获得了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生活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而对于澳洲经济而言,通胀压力的缓解以及相关产业成本的下降,都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或许在未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这样跨洋的商业合作与机遇,让全球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毕竟,在 “买买买” 这件事上,全人类的追求都是相通的。
大家对于中国电商在澳洲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