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版拼多多Temu官宣:停发中国直邮包裹!跨境电商迎来至暗时刻!全球市场大变局,转型真相曝光...

2025年春天,一场关于跨境电商的新剧变在静默中爆发。
广告消失、价格上涨、购物车清空——你熟悉的Temu不再熟悉!
1|一纸关税政策,终结“白菜价”
2025年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小额包裹免税政策”(De Minimis Rule)。
这个自1938年起施行的政策,一度允许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海外商品免税入境,成为Temu、Shein、AliExpress等平台“低价直邮”的命脉。
然而,这一“黄金通道”如今彻底封锁。背后推手正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他在2025年2月签署行政命令,彻底叫停这一政策!
原因被归结为“打击走私”,尤其是针对合成类阿片芬太尼(Fentanyl)。
2|Temu大转型:终止中国发货
5月3日,Temu宣布正式终止所有从中国向美国直发的商品销售,转向“美国本地仓库存+本地卖家入驻”模式。
这意味着美国用户将不再收到来自中国仓库的包裹,而是转而购买本土库存商品。
在接受外媒采访时,Temu表示:“新模式将降低进口关税与运输成本,继续保障低价优势。”
与此同时,Temu正加速招募本地卖家,并已将美国仓储覆盖城市从15个扩展至40个,还承担部分仓储租赁费用以吸引入驻。
3|幕后推手:关税压力下的战略转身
美国CBP在5月1日发出公告,要求所有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发往美国的包裹正式报关,并缴纳全额关税。
这使得曾经的“几美元包邮神器”,一夜之间面临高达130%-150%的进口成本。
据行业分析,若继续中国直邮模式,部分Temu订单的物流和税费成本甚至已超过商品本身两倍。
因此,Temu自2024年起,便悄然增加美国本土库存,为这场突变做准备。
4|Shein亦步亦趋:供应链东移,价格重构
Shein也随即调整战略,宣布因应“全球贸易与关税政策变化”,将提高售价,并将部分美国订单生产从中国转向其他国家,避开高额税负。
“中国制造+全球直邮”的模式被按下暂停键。
新一轮全球供应链重组悄然展开。
5|价格飙升、物流放缓:消费者最先感知寒意
转型的连锁反应,消费者感受最为直接:
价格翻倍:税负叠加下,原本几美元的小物变得“高不可攀”。
货品稀缺:SKU大幅减少,热门商品时常缺货。
配送减速:原本“14天包邮直送”的效率已成往事。
消费者集体反馈:“贵了、慢了、不香了。”
6|广告帝国崩塌:谷歌与Meta失宠
Temu与Shein一度是美国数字广告的最大金主:
Temu占谷歌购物广告19%预算
Shein贡献Meta生态20%广告流量
但进入2025年4月,Temu大幅削减美国广告投放预算,据独立电商分析师乔扎斯·卡祖克纳斯(Juozas Kaziukenas)称,这是其“控制成本”的重要信号。
Meta首席财务官苏珊·李(Susan Li)直言:“我们正在适应广告市场结构变化。”
7|人才争夺战:本地化运营高薪挖角
转型不仅是仓库的迁移,更是人才的重塑。
Temu已从亚马逊(Amazon)、沃尔玛(Walmart)、TikTok电商等企业挖来至少12位高管,并开出高出原有40%-60%的薪资。
目的只有一个:建立全面本地化的美国运营团队。
8|母公司压力骤增:盈利仍无影,估值蒙尘
Temu母公司拼多多在2024年Q4财报中,虽营收达1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却低于预期,引发股价下跌7.3%。
Temu贡献了逾半佣金收入,但仍未实现盈利,2024年亏损高达35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Temu的低价奇迹,是以烧钱换时间。
9|欧美同步响应:全球免税时代或将终结
不只是美国,英国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Rachel Reeves)也提出:将重新审查价值低于135英镑的进口商品税制;欧盟更计划取消150欧元以下商品的免税门槛。
全球跨境电商免税红利正在消退。
10|榜单失宠:Temu、Shein从热门应用榜跌出前十
据SimilarWeb数据,自4月起,Temu在美区App Store下载量暴跌62%。
Shein也遭遇活跃度下滑。这一切意味着,曾经势不可挡的“低价神话”,正在经历用户冷却期。
跨境电商的未来,能否脱离“中国制造”?
Temu和Shein没有“退场”,但那个依靠“白菜价+中国仓”的时代,已接近尾声。
广告、政策、物流、用户信任……新一轮全球电商博弈,不再只是“谁更便宜”,而是谁能在本地化、本土供应链、合规成本中找到平衡。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