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 >

被迫离开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正扎堆香港“避难”……

收藏

被迫离开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正扎堆香港“避难”……

北美留学生观察 北美留学生观察 04-30 09:01

image.png


近期,美国收紧国际学生签证政策,超过1700名外国留学生及毕业生的居留权被撤销,大批中国留学生被迫中断学业。


在这一背景下,香港的高等教育迎来新机遇。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随着美国签证限制趋严,越来越多海外学生和家长开始选择将升学目标转向香港,香港各大高校的非本地生收生数量显著增长。


一场留学路径的悄然转移,正在发生。


美国政府近期针对国际学生的政策变化,迅猛而激烈。


据美国高等教育媒体Inside Higher Ed报道,美国国务院近期撤销了超过1800名外国学生及毕业生的居留权,涉及全美280多所高校,受影响者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光明日报》进一步报道,已有逾百人联合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抗议签证被无故取消。


image.png

尽管特朗普政府随后宣布将恢复部分被误终止的学生签证注册,但这场突如其来的身份危机,已让无数国际学生对美国留学环境的稳定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对留学生而言,签证不仅关乎学业,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居留合法性和未来发展路径。一次政策急转,足以让原本规划多年的人生蓝图瞬间蒙上阴影。


在地缘政治对立加剧、身份审核趋严的背景下,赴美留学的“风险溢价”显著上升。留学美国,不再是一个无条件信任的选择。


越来越多家庭开始重新权衡风险与回报,寻找更安全、政策更可预期的升学替代方案。而香港,正因其地理、制度与国际化教育资源,逐渐进入这些家庭的视野。



在美国筑起高墙的同时,香港悄然敞开了大门。


香港最新十大地标建筑


香港特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接受电台访问时指出:“随着美国对留学生实施签证限制,学生到当地留学面临不稳定因素,有家长选择安排子女转到香港升学。”


蔡若莲强调,香港大学国际化、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以及两文三语的语言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生。香港八大院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放宽非本地生限额至40%后,非本地生收生数量显著上升,反映出留学香港的需求迅速增长。


具体的数据变化也在印证这一趋势。


根据香港立法会特别财委会文件,2024/25学年,香港教资会资助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人数达到26631人,较上一学年增长了15.8%。


在具体院校中,香港大学2024/25学年新生中,非本地生比例达到66.3%。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占非本地生总数的86.3%。



不仅如此,在香港自资院校中,内地生占比也在持续攀升。珠海学院的内地生比例已高达62.6%,职训局和树仁大学也分别达到23.5%和23.3%。


从整体到个体,从八大到自资院校,香港正在以平稳而坚定的节奏,承接着因国际局势变化而起的留学转向潮。



实际上,香港能在这波留学转向中迅速承接,并非偶然,而是多年布局的自然结果。


早在2023年,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就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从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将非本地学生比例上限由20%提升至40%,为更多海外学生提供入读机会。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设立并扩充了“一带一路奖学金”,将奖学金名额从原先的100人扩大到150人,覆盖49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已有680名学生通过该奖学金项目来港升学。



在教育政策之外,香港在其他领域也在加强国际接触。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表示,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美国买家和展商仍积极参与香港春季电子展,未来,香港还将举办七场大型国际展览,继续为全球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从扩大非本地生比例,到拓展奖学金覆盖范围,再到维持国际展会活跃度,香港在教育和经济领域同步推进国际化。这一系列政策与行动的落地,使得香港在当前全球教育版图变化中,具备了更高的吸引力。


在中美博弈和全球风险分散趋势的背景下,香港通过调整政策、优化资源配置,试图提升自身在国际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


不过,留学生人数激增带来的,不仅仅是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蔡若莲指出,虽然非本地生需求持续增长,各高校仍需循序渐进扩招,避免因配套设施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


image.png


为此,香港政府计划到2027至2028年期间新增约1.3万个学生宿舍床位,并探索引入公私合营模式,缓解住宿紧张问题。


另一方面,香港高校教职员结构目前维持着本地、内地、海外约4:3:3的比例,但随着生源结构变化,如何在扩招的同时,维持学术生态的国际化和多元性,也成为长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部分专家指出,香港高校在扩展规模的过程中,需特别警惕两大潜在风险:


一是过度依赖中国内地学生,可能导致生源结构趋于单一;


二是区域内教育竞争加剧,要求香港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以保持国际竞争力。



美国留学政策的收紧,让许多中国留学生不得不重新选择方向。


而香港,凭借地理位置、教育资源与政策调整,在这场变化中承接了新的流动。



从提高非本地生比例,到扩大奖学金规模,再到深化国际交流,香港在教育领域的开放布局早已启动,只是在国际局势突变下加速兑现。


对于香港而言,这是一次新的竞争机会;对于留学生而言,则是一场现实而务实的转向。


留学之路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时代推演下,每一次选择,都是对未来路径的重新确认。


而今天的香港,正成为这一变化中的重要选项之一。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