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金砸下85亿澳元!澳洲全民免费看病梦,为何医生却“并不买账”?

当政治家们在竞选中喊出“全民免费看病”的口号时,澳洲的普通家庭充满期待。
但现实中的医生们,却给出了意想不到的回应。
📆时间节点:11月改革即将启动
澳洲联邦政府计划于2025年11月起,正式实施一项耗资85亿澳元的政策激励,旨在鼓励全科医生全面实行“全民免费就诊”(bulk-billing)。
无论是工党(Labor)还是联盟党(Coalition),都表示将“对标”这项投资。
但最新的调查,却泼下了一盆冷水。
📊超九成医生:“不会全面免费”
在对840位全科医生(GPs)的调查中,高达92.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完全实行免费医疗。
澳洲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ACGP)的独立调查也显示,仅6%的医生打算转向全面bulk-billing,而超过三分之二表示将维持现有模式。
👩⚕️医生怎么说?“六分钟看诊”恐将成常态
医生普遍担忧:新的激励模式并不根据看诊时间计费,而是统一补贴金额!
这将使得诊所更倾向于快速看诊,从而牺牲长期病患、心理健康、女性健康等复杂病症的护理质量。
马杜·塔米拉拉桑(Madhu Tamilarasan):“新政策鼓励的是‘六分钟医学’,而非深入的健康管理。”
艾比尼·斯塔克(Eboney Staker):“复杂病患看诊时间长,却拿不到合理报酬。”
📍真实现场:地方诊所压力山大
在新南威尔士州Mudgee镇,居民超2.6万人,却只有两个医疗中心。每天清晨,都有数十人排队抢预约。
Mudgee医疗中心的负责人科琳·贝斯特(Colleen Best)坦言:
“政府说补贴到87澳元,但我们每位自费病人的收费是108澳元。全面免费的话,我们每接待一名病人就要亏21块。”
她估算,目前约65%的病人可享受免费服务,政策不会改变这个比例。
💬患者心声:“排队三天,还看不到医生”
澳媒在现场采访到不少居民:
“我为女儿排队,自己还得掏108澳元。”
“我已经连续来三天了,早上六点多就开始等。”
“你很难再有‘固定医生’了,今天能挂上哪个医生就看哪个。”
🏙️城市诊所为何更难转型?
澳洲通用医学联盟主席约翰·迪里(John Deery)指出:城市诊所的运营成本高,若没有针对城市的特别补贴,医生不可能广泛采用bulk-billing。
“这不应变成一个‘邮编决定诊疗模式’的游戏。”
💼政策模型与大机构的态度
政府声称,全国四分之三的诊所将因新政策而“经济受益”,并指出全面bulk-billing医生的年收入将提升至40万澳元以上。
卫生部长马克·巴特勒(Mark Butler)说:
“这项改革不会强制执行,但设计得足够有吸引力,医生们自己也会愿意加入。”
部分大型连锁医疗机构如ForHealth已宣布将提高bulk-billing比例至90%,而其他如Qualitas、Ochre、Medical First等则表示,该政策对他们影响有限。
愿景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从表面看,这是一次极具雄心的医疗改革。但医生的现实困境、政策执行难点以及地区差异都说明,要实现“全民免费看病”的美好愿景,远不止“撒钱”那么简单。
📌划重点:
92%医生表示不会全面转为bulk-billing
复杂看诊时间长,补贴却不变
城市诊所面临更大运营压力
排队看病已成常态,政策能否缓解仍存疑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