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超级大瓜!川普突然松口“认输”?态度大转变,果然不简单...

美国总统老川和关税这事儿,最近是热搜常客。这位的风格向来是“变脸比翻书还快”,今天说一套,明天又突然来了个大转弯。
这不,今天又一声重磅改口,让全世界瞠目结舌。
1
特朗普表示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
就在市场还在回味目前的关税时,就在今天,老川又突然一改腔调,来了个大反转:打算“非常友好”地和中国继续谈,还打算把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大幅”往下调。虽然补了一句“不会为零”,但这个“松口”的动作足够把全球市场炸出一个回响。
据报道,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如果谈判顺利,中美双方的关税都可能往下降。这番话一出口,简直像是在市场上投了一颗甜甜的糖弹——华尔街的三大指数立马集体蹦高,尤其是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直接拉出一根大阳线,分别收涨超2.5%。
不仅是美国,隔夜的亚洲股市也迅速接力上涨,日本的日经指数跳了近2%,香港恒指涨了2.4%,连一向沉稳的韩国股市都涨了1.6%。第二天一早,欧洲也没落下风,德国DAX和法国CAC一路飘红,甚至连英国的FTSE100都按捺不住激动劲,跟着涨了上去。
投资者的情绪转暖,还得感谢老川给鲍威尔“暂缓判刑”。就在上周,他还在社交平台上开火,说鲍威尔是“大输家”,该早点让他下台。但这次却突然表示:“我没打算炒他。”
这番说法虽算不上热情洋溢,但总算让市场松了口气。毕竟,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美元的定海神针,一旦总统开始“人事干预”,哪怕只是动动嘴,也足够让金融市场鸡飞狗跳。
值得注意的是,老川过去一直对美联储不降息这件事耿耿于怀。他觉得,在他任内经济一片向好,美联储还这么保守,是在扯他后腿。现在虽然人已经离开了白宫,但他想卷土重来,这种“我当年被拖累了”的情绪仍然没消。
另一方面,美元在经历了前几天的持续走软后,也终于回过点神来。油价更是弹得比谁都高,布伦特原油突破68美元一桶,主因是投资者认为全球贸易摩擦有望缓解,经济增长前景稍微乐观一些,原油需求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黄金方面则出现了一些回调。周二才刚创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纪录高位,一天之后就跌回了3,307美元附近。黄金一向是“市场焦虑指数”的晴雨表,涨的时候说明大家在避险,一跌就意味着风险情绪正在降温。
老川一句“不会开除鲍威尔”,外加“我们跟中国可以谈谈”,就足以让避险情绪撤退一小步。
综合来看,这次老川“口风突变”的背后,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剧本:制造不确定性、吸引注意力、然后再适时释放善意,拉回市场情绪——这一套操作在他上任期间就已经玩得炉火纯青。如今再次上演,只不过换了个舞台和时间点。
问题在于,这种节奏变奏虽然能短期激活市场,却也加剧了政策的不确定性。长期来看,企业和投资者都更希望看到可预期的规则,而不是“今天说东,明天说西”的临时指令......
2
特朗普与鲍威尔:他们争吵的背后是什么?
在美国政坛,有些关系是爱恨交织、时冷时热的,比如总统和国会;而有些关系则像油和水,怎么搅都掺不到一块儿,比如老川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鲍威尔这个角色,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胜任的。他坐在全球最有分量的经济指挥台上,控制着美元的命脉——利率、货币供应、市场稳定,件件都是“牵一发而动全球”的事儿。更关键的是,美联储是独立的,不归总统直管。
老川在第一个任期内亲手把鲍威尔提上主席宝座,但效果跟他想象有所不同。只不过,美联储主席的任期写在法律上,是铁打的四年,不是谁一不高兴就能换掉的。
到了第二任期,情况似乎变了。比如前几天那句“鲍威尔的解雇来得太迟了”,说得云淡风轻,市场却吓得一哆嗦。紧接着又冒出个“他是个大输家”的评语。
市场自然反应迅速:债券市场抛售,美股震荡,全球投资者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事实上,国会近年来在不少经济议题上已经越来越“放权”给白宫了。比如老川搞的关税大战,理论上国会可以干预,但多数时候选择旁观。这种背景下,美联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几乎成了经济政策中最后一个还在坚持独立行事的机构。
可问题是,如果这个“最后的堡垒”也被拿下,那美联储的信誉将遭到严重削弱,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也可能出现动摇。
这不仅仅是两位大人物之间的争执,更是一场关于制度底线的较量:总统能不能干预央行运作?美联储还能不能坚持?市场又该如何适应这种“政策随人变”的新常态?
老川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真正懂经济的人,他的理念是“利率越低越好、美元越弱越妙、出口越多越棒”。而鲍威尔坚持通胀控制、市场预期、货币中性,哪一样都让老川感到“听不进去”。
所以冲突,看起来像是个性问题,实则是制度设计和经济哲学的正面对撞。
总的来说,老川就是这样一个人,各种协议看着谈得热火朝天,但说翻脸就翻脸,今天答应的事,明天可能就改口——搞钱才是终极目标,谈判只是手段。
最近的这波闹剧就是个典型,他今天说“关税要大幅降”,明天又说“不过不会降到零”,听上去像在谈条件,其实更像是在试探反应。说到底,是不是谈得成,重要吗?他自己似乎都不确定。
可问题在于,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让人摸不着头脑,还实实在在地搅动了全球市场的神经。在这场混乱的经济大片里,鲍威尔和他的美联储,成了为数不多还能给市场一点“稳定情绪”的角色。外界普遍猜测,美联储可能在5月的利率会议上选择维持现状,原因之一就是——白宫自己也在玩火,搞得太乱,美联储再添一把柴火可就真烧起来了。
美联储的独立性本就是重要支撑,一旦它也成了白宫的“打工仔”,谁还敢放心买美债、看美元?
说到底,这就是老川的风格——制造混乱,再从混乱中寻找自己的机会。而每一次“改口”,都不是简单地收回,而是另一次“牌局”的开始。
所以啊,别看他今天一副“降关税、不解雇鲍威尔”的姿态,很多时候只是战略调整——等你真放下戒心了,他可能下一秒就来个回马枪。
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稳住自己的节奏。与其被对方的出尔反尔牵着鼻子走,不如利用当前的挑战作为改革的契机,尤其是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方面。
不管外面的风怎么吹,站得稳、扎得牢,才是真正的底气。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