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 对中国关税将暴跌, 特朗普刚刚服软了! 亲口承认: 太高! 关税最高3521%, 澳币又涨

突发!特朗普(Donald Trump)今日突然改变态度!
宣布将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原本高达145%的税率将明显下调。
这一出人意料的缓和举动迅速点燃华尔街热情,美股三大指数——道琼斯、纳斯达克与标普500均大涨逾2.5%,市场情绪瞬间逆转。
此前,特朗普曾强硬推动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高额关税,震撼全球,引发一波恐慌潮。
而在今天下午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145%的关税太高了,不会长期维持。我们会大幅调降,但不会完全归零。”

此举被视为对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在华盛顿闭门峰会言论的正式呼应。贝森特指出,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已不可持续,并透露未来可能有实质性磋商进展。他的发言一出,资本市场迅速作出积极回应。
过去数周,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美国对华最高关税升至145%,中国也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产品加征125%报复性关税,贸易几近冻结。而如今来看,中国的强势反击初见成效,促使特朗普不得不缓步退让。
与此同时,美国对东南亚的贸易政策却显得愈发强硬。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来自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与泰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其中柬埔寨面临高达3521%的惊人税率,旨在遏制“产地漂白”行为。
消息一出,东南亚国家高度紧张,越南政府即刻展开出口源头调查,以防成为他国产品“中转站”;柬埔寨则由副总理孙占托亲自出面,与美方展开视频谈判,试图减轻压力。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恐将重塑东南亚制造格局,全球光伏供应链也将被迫重新洗牌。
在特朗普对华缓和的同时,另一则爆炸性国际新闻也在发酵: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Gustavo Petro)被美方吊销签证,无法赴美参加IMF与世界银行会议。
他愤怒回应,在部长会议上当众嘲讽特朗普为“唐老鸭(Donald Duck)”,称:“我本来不需签证,但我已经看过唐老鸭很多次了,是时候看点新鲜的了。”此事起因于今年一月哥伦比亚拒绝接收两架遣返移民的美军飞机。
特朗普震怒,声称将对哥商品加征25%关税,并将哥政府官员及亲属列入签证限制名单。佩特罗虽一度宣布对美商品加征同等报复性关税,但最终在压力下妥协,接受移民遣返,关税威胁暂缓。然而,美方仍旧“清算”,吊销佩特罗签证,改派财政部长阿维拉(Germán Avila)出席会议。
事件进一步恶化美哥关系,两国在拜登时期尚算融洽的互动,如今跌入冰点。整体而言,特朗普此次对中政策软化,更多是出于现实经济压力;而他对东南亚及哥伦比亚的强硬,展现出其一贯的外交不可预测性。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贸易格局持续重构,各国对华盛顿下一步动向将保持高度警觉,国际金融市场也将随之波动。
这一决定发布,澳币保持高位上涨:
而针对以上说的3521%的关税
我们再来看看细节...
近日,美国政坛和经济领域再次掀起巨大风暴——特朗普政府连出重手,一边在能源战线上挥刀加税,剑指东南亚光伏制造商;一边高调施压美联储降息,引爆美元、股市、债市“三杀”罕见联动。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让全球市场神经紧绷,也令澳洲等出口型国家感受到巨大外溢冲击。
重税突袭!特朗普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痛下杀手”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对来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极高反补贴税,税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越南:395.5%
泰国:375.2%
马来西亚:34.4%
柬埔寨:更是高达3521%(因“拒绝配合调查”)
此外,一些在当地设厂的中国企业还将被单独征收针对性税率。
这场征税风暴源于美方长期以来对“中企借道东南亚倾销”的指责,认为中国光伏制造商在上述国家设厂是为规避关税,扰乱市场定价机制。根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数据,2023年,美国从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太阳能设备总值达到129亿美元,占其光伏设备进口总量的77%。这意味着,新政一出,几乎重塑全球光伏供应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已经逐步收紧对中资光伏企业的限制,而特朗普此番行动则是全面收网的信号。
行业专家分析,这将直接推高美国本土太阳能产品价格,严重依赖进口的安装商或将面临成本大幅飙升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供应链仍占据全球光伏组件90%的份额,其产业韧性短期内难以替代。
而澳洲作为光伏发展大国,也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光伏产业链的外部依赖程度。
“三杀”来袭!特朗普狂怼美联储,美元黄金齐跳水
另一边,在金融市场上,特朗普再掀舆论风暴。他再次强烈抨击美联储,呼吁立刻降息,并放出狠话:若鲍威尔不配合,可能会考虑撤换。
这番言论直击市场神经——美股、美债、美元三者罕见同步下跌,形成“1971年以来仅出现过6次”的三杀局面。
美元指数跌至三年来最低,全球资金蜂拥逃向避险资产,金价飙升。
分析人士指出,这不仅反映了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不安,更说明国际社会对美国财政与贸易政策的信心正迅速流失。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原本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5月的议息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4.25%-4.5%区间),但如今舆论和政治压力让这一预期变得扑朔迷离。
“特朗普交易”,这一华尔街术语正在从“看涨美国”转向“做空一切美制秩序”。
国内民意崩塌?“最不被信任总统”再刷新支持率新低
民调也显示,特朗普回归白宫后的民意支持率持续下滑。根据路透社/益普索最新数据,仅有42%的美国人认可其施政表现,低于上任首日的47%。而59%受访者认为美国正丧失国际信誉,四分之三明确反对特朗普通过修宪谋求“连任三届”。

与此同时,美国高校也在集体反击。哈佛大学已提起诉讼,指控其政府“干预高校拨款、施压招生名额”,更质疑其对国际学生的敌意政策违反教育公平原则。
在这种背景下,澳洲、加拿大等多国的选民对“仿效特朗普模式”的右翼政治也逐渐失去耐心。民意正转向更加理性、平衡的政治声音。
外溢影响蔓延,澳元也开始“发抖”
尽管澳洲央行5月大概率会降息以提振经济,但国际市场对美元体系的信心动摇,却给澳元带来更大波动。当前澳元走势受全球风险情绪支配,哪怕自身政策宽松,也未能减缓市场避险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光伏消费国,在特朗普推动的高关税政策面前,反而可能通过推动自身新能源自主化布局,增强光伏产业链的全球话语权。
最后再来看日美关系。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披露,特朗普在双边谈判中“强行要求日本削减贸易逆差至零”,并列出包括汽车、大米、牛肉、水产品在内的清单,要求扩大进口。日本对此罕见强硬回应,令美日自贸协定谈判雪上加霜。
国际社会正逐步意识到,特朗普式的“极端双边主义”不仅削弱全球规则,也可能加剧不确定性。
从能源产业到金融市场,从国内民调到国际外交,特朗普执政下的“政策极化”正引发连锁震荡。在这个全球风云变幻的年代,市场、企业乃至普通人都需要时刻警惕:当政策摇摆不定,唯有稳中求进、灵活应变,才能在全球经济巨浪中站稳脚跟。
下一场变局,或许已在路上。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印象用户498532
04-24 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