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澳洲又成好朋友了?美国透露与多国展开贸易谈判,澳洲被优先考虑!选票差距拉大,达顿服软

收藏

澳洲又成好朋友了?美国透露与多国展开贸易谈判,澳洲被优先考虑!选票差距拉大,达顿服软

大澳网 大澳网 前天 10:39

在全球贸易紧张情绪不断升级的当下,一纸来自白宫的临时“暂停令”,引发了国际政经格局的连锁反应。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将暂停对全球数十个国家加征高额关税,为期90天。


而最近却有对澳洲松口的迹象!


而除此之外,执政党支持率上升、反对党频频失误,加之全球贸易格局再洗牌,对于身处其中的澳洲华人来说,这些变化绝非“隔岸观火”那么简单——而是真正会落在,房贷、收入、留学、创业等生活细节里的“政策变量”。


01


美国透露与多国展开贸易谈判,澳洲或被优先考虑


就在市场还在消化“对等关税”升级的风声鹤唳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9日突然宣布暂停对全球数十个国家加征高额关税,为期90天。


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大转弯,不仅令全球市场短暂飙升,也让澳洲意外站上了国际贸易谈判的聚光灯下。



在这场由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主导的转向中,澳洲被点名为“可能优先与美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这对于长期在中美贸易夹缝中寻找平衡点的澳洲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会。


据BBC报道,贝森特在椭圆办公室内与特朗普的私人会谈,是此次政策逆转的关键推手。作为一位曾对关税政策持保留态度的金融老兵,贝森特显然更能赢得市场和总统的双重信任。


相比之下,原本在关税战中扮演“鹰派角色”的贸易顾问纳瓦罗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意外缺席新闻发布会,引发外界猜测白宫内部已重新划定了权力格局。



在接下来的90天里,美国计划与至少15个国家展开一对一的定制化贸易谈判。据《华尔街日报》披露,澳洲、韩国和英国正被财政部长贝森特优先接洽,这一信息也在白宫发言人Karoline Leavitt的发布会上得到了侧面印证。


“我们目前收到超过15份谈判提案,正在认真评估中,”Leavitt表示:


“澳洲是我们长期的重要盟友,双方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战略互信。”



这意味着,对于大量出口依赖美国市场的澳洲企业,尤其是澳洲华人企业主、代购商、农产品与酒类出口商而言,一份双边协议可能带来更低的关税、更明确的关税豁免机制,甚至重新激活被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供应链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与美国的经济往来一向密切。早在《美澳自由贸易协定》(AUSFTA)签署之后,澳洲已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而在全球产业链大洗牌的背景下,澳洲“非中国又不反中”的外交姿态,使其天然成为美方重建贸易框架中的理想合作对象。


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周内,包括葡萄酒、羊毛、天然资源、医疗用品和高端教育服务在内的多个澳洲优势产业,可能迎来美方主动释放的市场利好。



对于身在澳洲的华人商界来说,了解这些幕后信号至关重要——提前调整采购节奏、优化出口布局、甚至重新定位市场品牌方向,都可能成为90天后新协议时代的“先手棋”。


不过说实话,特朗普的“暂停”不是退场,而是更精明的谈判策略。对于澳洲来说,能否借此窗口期完成快速谈判并巩固其“优等生”形象,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年在国际贸易棋局中的分量。


而对于澳洲华人而言,这不仅是政策层面的调整,更可能是一场悄然来临的市场洗牌。你,准备好了吗?


02


差距又拉大了;“我会在某个阶段,帮儿子,付一下首付”


与此同时,澳洲国内政坛风向也出现了明显的偏移。最新一期Roy Morgan民调结果显示,执政工党在拨票后的支持率升至54.5%,远高于联盟党的45.5%。



尽管两党的首轮初选支持率几乎持平——联盟党为33.5%,工党为32%——但偏向绿党的选票倾向正逐渐成为工党的“隐形助力”。


绿党支持率上升1个百分点至14.5%,创下半年以来新高,显示出在住房、气候与社会福利议题上,越来越多年轻选民开始重新靠拢进步阵营。


与此同时,政府信心指数回升至86点,达到202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出选民对澳洲经济和政策方向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国家是否走在正确方向”的回答也发生了转变。尽管仍有48.5%的受访者认为澳洲“走在错误方向”,但这一比例相比前一期民调减少了4.5%;而认为国家“方向正确”的比例则上升1.5个百分点至34.5%。


虽然仍有不少民众对生活成本上升、住房紧张等问题表示焦虑,但整体趋势已出现微妙回暖。这对于刚刚公布减税政策和首次置业者补贴扩展计划的阿尔巴尼斯政府而言,无疑是一种正面的政策反馈。


相比之下,反对党联盟党则深陷民调低迷与公关失误的双重泥潭。尤其是在住房问题上,联盟党近期的表态引发不少争议。为拉近与年轻选民的距离,反对党领袖达顿安排自己20岁的儿子Harry在公开场合亮相,并讲述“自己正在辛苦攒钱买房”的经历,试图凸显“靠自己奋斗”的价值观。



但此举很快遭到反噬。在媒体不断追问下,达顿起初拒绝回应是否会资助儿子的房贷首付,声称年轻人应靠自己;然而不到24小时后,他又改口承认,“在某个阶段可能会帮儿子付一下首付”。


这一反复不仅暴露了他在置业政策上的摇摆,也被不少媒体批评为“对现实脱节”。有选民在社交平台讽刺称,“年轻人靠自己买房?是靠自己的爹妈。”


达顿原本试图用“家庭故事”引发共鸣,却反倒揭开了一个更沉重的现实:


在当前的房市和生活成本压力下,连政坛高层的子女都无法独立置业,那么普通年轻人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更关键的是,民调的走势正在向联盟党敲响警钟。除了Roy Morgan的数字之外,Resolve战略民调也显示,拨票后工党的支持率为53.5%,联盟党则为46.5%,同样预示着执政党稳住多数政府的可能性不断上升。


尤其是在预算案公布、昆州风灾应对不利之后,联盟党在多个州份的支持基础已出现明显松动。


对于生活在澳洲的华人来说,这一系列民调和政局变化并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风向问题,更意味着接下来的税收政策、移民配额、首次置业补贴乃至澳美贸易关系,都会围绕政局重心展开微调。


换句话说,无论是做生意、买房还是送孩子上学,这些政策走向最终都会在每个华人家庭的生活中留下痕迹。


03

小编结语

无论是特朗普的策略重构,还是达顿的“儿子首付风波”,都不仅仅是政治人物之间的权谋较量。它们背后实实在在影响着澳洲社会的资源分配与财富流动。下一份双边贸易协议、下一轮经济刺激方案、下一次房地产政策调整,可能都在这短短的几周内定调。


对于华人群体而言,了解局势、读懂信号、抢占先机,远比“等政策落地再行动”更具决定性意义。无论你是中小企业主、投资者、留学家庭,还是打拼在异乡的普通个体,在这场政经重构的关键窗口期——行动,永远比观望重要。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