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块修好一切的“家电界华佗”爆火,“会一门手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请回答1988》里金社长自己修熨斗
人类的放松阈值点真的很捉摸不透,每过一段时间互联网上都会走红一种奇怪的解压视频。
前有修驴蹄、洗地毯,最近又冒出一位家电维修师傅的视频,走红成了年轻人的新晋冲浪减速带。
视频动辄上百万点赞,看得网友们如痴如醉。
博主@超越家电维修,本人是一位在山东临沂开了20年维修小店的大叔,名叫宋金波,原本平淡地过着安宁的小日子。
他的账号两三年前拍摄分享的视频还无比朴素,都是半点娱乐性质没有的真·家电维修教程。
两个月前开始,账号内开始出现一些套上网红模板的视频如“沉浸式体验家电师傅的一天”,网友们猜测是大叔的儿子帮忙剪的,账号自此走红得一发不可收拾。
每个视频只有短短的两三分钟,但里头大叔一天内干完的活,多到够年轻人琢磨一个月。
譬如有个仅三分半的视频里,宋师傅修好的电器包括但不限于两个电饼铛、两个电饭煲、一台茶吧机、一台老式电视、两台老式的甩水机、一个热水器。
拆后盖、测故障、修面板等步骤一气呵成,动作行云流水,在剪辑衬托下节奏感极强。
期间还顺手帮人粘了一个裂开的戒指,最重要的是他修好这些电器的收费仅为——
15元左右每台。
收费根据难易程度上下浮动,复杂点、需要换零件的可能多收二三十,简单的只要5块10块。
像帮忙修戒指的活他甚至一分钱没收,觉得只是举手之劳。
所有修理过程中宋师傅动作利索、效率极高,但说话语气平缓、情绪稳定,对比之下颇有几分扫地僧的意思。
送到他店里的绝大部分电器都被迅速修好,技术之专业让大家忍不住给他起了个外号——电子华佗。
视频里每出现一种品类的家电,评论区里曾经扔过同款的人都要哀嚎一句:
“当初坏了就扔了,找人修怕碰上乱收费,说不定比买新的还贵,结果现在你告诉我其实只要10块??”
修驴蹄、洗地毯视频能让人解压,是因为它们都展现一种循序渐进、让事物越来越好的过程,观众边看边觉得大脑褶皱仿佛都被抚平。
期间不会有任何刺激惊吓反转,结局一定完好,让一切混乱的元素回归正常的世界线。
这位宋师傅的维修视频同理。
看到每一个被拿进店的电器被稳稳当当地修好,观众们都能收获秩序感带来的快乐。
过去只见过医院看病排队、登机乘车排队,这回第一次见识到家电维修也可能要排队。
宋师傅的视频里,等着他修电器的顾客经常多到排出店外。
不过想想也合理,维修店就像是家电届的医院,排队就相当于等着给自家电器挂一个专家号。
作为电子华佗,宋师傅给家电看病的流程倒是和人很像,先检查再治疗。
治疗过程甚至都和人看病有相似之处——
修主板时重新焊点位时的冒烟场景,就像医院做手术时使用高频电刀。
不同的电器在普通人眼里各有各的复杂,电线与电路板缠绕的内部构造就像是异世界的混沌深渊,既看不透也不敢随意触碰。
但在宋师傅眼里,世间一切电器似乎不过是电源、电阻、加热板这些基础模块的不同组合。
类比来说,很多电器就像英语长单词。
普通人看着长长一串不会读,但他能一眼看出这个词的词源是啥,能拆分出几个词根。
比如经常出现在宋师傅视频里的茶吧机,看起来复杂,又支持内部直接出不同温度热水,又能兼用热水壶烧沸水。
但说白了,只是一个水泵外加电热水器。
带着自家茶吧机来修的顾客们,经常着急忙慌、手舞足蹈地描述自己遇上的“复杂”情况。
诸如能出水但烧不开水、按开关下去没反应、外面的烧水还能用里面的不行等等,有的会紧张地描述发现故障的全过程,以防错过什么细节耽误“治疗”。
但大多数时候,宋师傅一听前两句就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完全不通电了估计是主板的事,不上水了大概率是水泵的事。
看起来最严重的按开关没反应完全不能用,反而可能是最简单的问题。
因为很多情况下只是使用频率高的开关按键本身坏了,换下就好,其他功能都没问题。
有次顾客带着开关坏了的机器来修,宋师傅三下五除二换好后收20块,顾客都懵了,还有点不信:
“修好了?之前找的师傅都要拆开修啊?”
常见家电如热水器、电饭煲、洗衣机对宋师傅来说手拿把掐,一些不常见的家电他也能研究明白。
最离谱的一次是儿子笔记本的电扇坏了,宋师傅就像拆修电热水器一般淡定地也把电脑拆开换。
看得网友们目瞪口呆,觉得哪里不对,又觉得哪里对,电脑怎么不算小家电呢?
店里的陈设看起来杂乱无章,零件堆成一团,但货架上堆叠的各种小盒子、小抽屉,堪比电子届的中药铺。
诊断出问题后宋师傅就在这堆小盒子里“抓药”,保险丝、电阻元件、各式开关应有竟有。
修了二十多年家电见多识广,一些上了年头、十几年前的电器如DVD机、老电视、旧甩水机也能修。
很多人不抱希望地带着家里的老家电找他,没想到宋师傅东翻西找硬是翻出了可替换的配件,给修好了。
碰上实在没有的配件,宋师傅也会想办法。
有次他儿子抱着家里的空气炸锅问他旋钮咋没了,他云淡风轻地回答“上次拆给别人了”。
走红后宋师傅曾录制一个回应视频,谦虚地说自己没有网友们说得那么全能,也有不会修的时候。
很多新型家电的构造自己不熟悉,还要接着学习。
对此他举的例子是:“之前店里来了个咖啡机,咱都没见过,研究了好半天才修好。”
不知道宋师傅有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是隐形凡尔赛,“没见过但修好了”,谁懂这几个字的含金量。
年轻人网友对宋师傅指哪打哪、修啥啥好的气势五体投地,纷纷表示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也寄过去修修。
并列出了一大堆希望宋师傅“修一修”的离谱玩意儿:
“师傅,ATM能修吗,取不出钱了,总显示错误代码说余额不足。”
“师傅,我的肺能修吗,每次体测跑完八百米后都声音很大、喘得不行。”
“师傅,我的奥迪a6能修吗,只是轻微剐蹭。”
评论区里还经常有大批情种团建:“师傅,她的朋友圈锁上了,能修吗?”
不少网友认为,宋师傅能走红的原因和此前3.15曝光啄木鸟维修收费乱象脱不了干系。
鱼龙混杂的网络维修平台上门费可能就六七十起步,仗着普通人不清楚流程,胡诌维修难度,对要用的零件瞒天开价。
评论区有许多人现身说法,找人上门维修被要了好几百材料费,事后上网一查才几十。
对比之下,宋师傅十几二十块的收费实在太良心。
名声传开后,甚至有顾客特地从外地开车过来找他修东西。
如果算上路费油费与耗在路程上的精力,这趟维修之旅未必经济划算,可能和在本地随便找师傅修差不多。
不过正如大家所吐槽的,有时候不是缺那几十一百的、非要省这笔维修费不可。
更多是不想唬人的奸商赚钱,宁愿给实在有良心的师傅赚,至少不受冤枉气。
生活中有的黑心维修师傅会通过摆脸色、营造不好修的氛围来抬高价格,很多人都可能经历过维修暗黑时刻:
师傅板着脸数落机器型号久、配件不好找、修起来麻烦等等,挑出一堆问题,没好气地说“得加钱”。
脸皮薄或胆小的人很容易被唬住,唯唯诺诺地答应,还白白挨了顿气。
但宋师傅只会一五一十说问题,碰上需要小众配件的情况不烦躁反倒开心:“七八年前囤的零件终于派上用场了。
电器出了什么问题、需要换什么零件,这些宋师傅都不藏着掖着,都会给顾客简明易懂地讲清楚。
清楚到网友们光是看他的视频,都能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办法。
像电热水壶最常出现故障的零件是耦合器,视频里拿来修的水壶十个有九个是耦合器烧坏了要换,步骤不难。
网友们在他视频里看多了换耦合器,记住了所有流程。
等到家里热水器坏了那一刻甚至有些兴奋,终于有机会实践。
但也在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宋师傅的收费有多低,网上新耦合器的价格就要十多块,他修一次只要15。
就算是批发进货成本能再低点,利润空间也十分有限。
许多年轻人感叹,宋师傅走红后自己都“沉冤昭雪”了。
此前总有偏见说90后、00后们没继承节俭的传统,东西用坏了第一反应是扔了而不是修,开始习惯于浪费。
现在维修平台乱收费的新闻与宋师傅的对比可以证明,很多时候年轻人的“干脆换一个”是环境使然、无奈选择。
不清楚上哪能找宋师傅这样的良心店家,更容易搜到的网络维修平台又太多坑。
从宋师傅的视频里不难看出,他的维修店大概率开在相对偏僻、周边老小区更多的街区,而非繁华的新兴商业地带。
因为来找他修东西的顾客中老年人居多,拿来的物件很多都上了年头。
有老式的金属高压锅,放气时需要小心翼翼、眼疾手快用筷子戳开顶盖的那种,一不留神就可能被蒸汽烫手。
还有老式的洗衣机甩水机,使用时会左右疯狂晃动那种,最好有人站在旁边按住机器,不然它能从卫生间跳踢踏舞跳到厨房。
拿给宋师傅修的不少机器,外壳塑料已经泛黄。
有位顾客拿来的老旧洗衣机电机坏了,它算是最贵的核心部件,宋师傅提醒说这要换的话比较贵、要120。
顾客还是选择修,但掏了掏兜只凑出了100现金,便表示洗衣机先押在店里,自己回家拿钱。
宋师傅听完还是帮他把洗衣机搬上了三轮车,说没关系,下次赶集的时候顺便带来就行。
视频中的这些细节,无不指向宋师傅所在的街道还是以熟人社会为主的社区。
大家靠着街坊邻居间的口耳相传,建立起了实用的生活关系网,知道哪个街头有配钥匙的小摊,哪个裁缝店的师傅手艺好。
不少人回忆,自己童年时家附近也有像宋师傅这样手艺精湛的老师傅。
常年坐在小店柜台后修东西,偶尔在逛街时碰到,大家都愿意和他打声招呼、问候句吃饭了没。
然而众所周知的,熟人社会被城市化进程不断瓦解,小区里的邻居并不比街头的陌生人更亲近。
商业化的发展带来店面房租的增高,维修铺、裁缝铺这些原本开在街面上的手艺店被逼入更难找的小巷。
社区内的新住户们,也就更难与这些小铺建立起熟人社会时期的信任。
宋师傅走红后接受新闻采访时透露,此前一度生意很少,每天赚的钱连房租都交不上。
他账号内早期视频里,还有为自己打的上门维修家电的广告。
2023年腾讯曾在微信平台内上线“小修小补”地图,在微信内搜索即可看到附近的修补小店,如裁缝店、配钥匙店、修鞋店。
上线时广受欢迎,当时据称覆盖了全国50万修补店铺。
但后续的新闻报道有限,似乎没能再翻起太大的舆论水花。
或许对全国范围来说,50万的数字还远远不够,而且网络维修平台始终要面临信息壁垒困境。
能想到让自家维修店入驻大平台的,通常得是网感好的人群,对宋师傅这样的老师傅来说可能有一定门槛。
不过宋师傅的视频评论区下,大部分网友倒并不幻想于这一困境能很快得到解决,大家都对复刻社区信任关系网很难这一事实心知肚明。
哪怕出现了网罗所有街头老师傅的平台,如何在营销当道的当下去筛选出真正的良心师傅,也是个问题。
因此相比于希望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人们爱看宋师傅的视频更多还是爱品鉴其中隐藏的“老式街区”氛围。
带着些许怀旧的滤镜,在赞叹宋师傅手艺的同时也怀念起曾经的慢节奏生活。
网友留言回忆:
“师傅修的这些东西我爸大多数都会修,他们以前是有教修家电的书,四本加一起比字典还厚,小到收音机,大到老电视和电脑全都教怎么修。
不像现在的教材先教维修家电的意义。”
有大学生凭借着宋师傅视频里学来的技巧在爸妈面前大展身手,收获了全家人发自内心的赞叹:
“大学里还教这个呢?真不愧是咱家的大学生。”
评论区内也有许多人提及,过去很多人想象中的“老式大学生”就是宋师傅这样有一门厉害手艺的。
对比之下不免感慨,是啊,曾经有一个时期,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是读完大学后就可以过好日子,有能力解决生活里的大小难题。
那时候东西坏了还是被允许修缮的,而不是被告知可替代品太多、不如直接淘汰。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