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邦大选最新民调揭示:多数华人仍挺工党,自由党打“经济牌”争取反超机会
【本文译自The Conversation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作阅读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态度和立场】
本篇译自悉尼科技大学的媒体与文化研究教授孙皖宁在The Conversation发表的《澳洲华人曾是工党赢得2022年联邦大选的关键,如今其中是否有一些人转而支持自由党?》一文。
在2022年联邦大选中,华裔澳大利亚选民在工党获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多个关键边缘选区对自由党的支持转变幅度几乎是其他选区的两倍。
许多原本支持亲商自由党的选民因不满时任总理莫里森政府的反华言论而转向工党。这加剧了新冠疫情后不少人所感受到的普遍反华种族主义情绪。
据一家中文媒体最近发布的一项新调查显示,工党很可能继续获得这部分华裔澳人的支持。
在这项仍在进行的调查中,3000名受访者中有近三分之二(64%)表示,他们将在下次联邦大选中投票给工党;仅有27%支持自由党,2%支持绿党,5%选择独立候选人。
如果这些数据反映了更大范围内华裔澳大利亚人的观点,那对工党而言无疑是好消息,尤其是在华人比例较高的选区。
然而,工党在下次大选中未必能超越上次的表现。有五分之一的选民表示,他们此次的投票意向将与2022年不同,而这部分人中,有55%表示会从工党转投自由党,仅18%表示会从自由党转向工党。
在被问及为何改变投票意向时,51%的受访者表示是出于对经济管理的考虑,26%提到了澳中关系。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大多是第一代中国移民。近八成受访者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但已经在澳居住超过十年。大多数人(73%)拥有澳大利亚国籍,有投票资格。
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澳大利亚有大约139万名具有华人血统的居民,其中约53.6万人出生于中国大陆。随着这个群体的快速增长,第一代华裔澳人正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调查结果呈现出一个复杂且正在变化的选民倾向图景。
参与者被要求从17项议题中选出一个他们在此次大选中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选项包括住房、收入、税收、福利、健康、教育、移民以及环境等。其中,经济以14%的选择率排名第一,澳中关系以12%紧随其后。
许多华裔澳人认为自由党更擅长经济管理,这可能是部分摇摆选民回流自由党的原因。
但与此同时,大多数华裔澳人似乎也普遍认为,在澳中关系上,工党的处理方式比自由党更好。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何整体而言,多数受访者仍倾向继续支持工党。
约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考虑投票给支持华人社区的政党;72%则表示会考虑支持对华持温和立场的政党。
反对党领袖达顿一向是中国坚定的批评者,不过他在大选临近时也试图软化立场。例如,他去年曾表示自己是“亲中”的,并希望澳中贸易额能翻倍增长。
但就在最近几天,他又因中国一艘科研船出现在澳大利亚海域一事,抨击总理艾博年的反应“软弱”。
一些华裔澳大利亚选民则希望澳大利亚能奉行更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国家安全方面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研究表明,华裔澳人比澳洲主流民众对澳英美三方安全协议AUKUS的批评态度更强。
作者在与华裔澳人交流中也发现,一些人对两大党的对华和对美立场都感到不满,这使得一小部分坚定支持工党的选民开始考虑投票给绿党、小党派或独立候选人。
支持华裔候选人≠必胜法宝
社会上普遍认为,少数族裔选民更倾向于支持与自己文化或种族背景相似的候选人。正因如此,两大党都倾向在华人选民密集的选区推举华裔候选人。
自由党在Reid区推出Grange Chung、在Bennelong区推出Scott Yung、在Tangney区推举Howard Ong,正是典型例子。
但调查结果显示,这种做法未必奏效。当被问及是否会因为候选人是华人或亚裔外表而给予支持时,受访者意见出现分歧,仅略多于一半(52%)表示会支持。
从现在到5月3日大选投票日之间,情况仍可能出现巨大变化。自由党是否能保住目前在华裔选民中的小幅回流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达顿对中国的表态。他的每句话,都会受到密切关注。
编译:Renee
原文链接:
https://theconversation.com/chinese-australian-voters-were-key-to-labors-win-in-2022-are-some-now-swinging-back-to-the-liberals-254052
编译声明:本文系本站编译和整理自英文来源,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