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万米高空惊魂!捷星客机突遭乘客强开舱门!

收藏

万米高空惊魂!捷星客机突遭乘客强开舱门!

CBRLife堪生活 CBRLife堪生活 7天前 12:33

三万英尺突现疯狂举动

百人航班紧急折返

航空安全警钟再鸣!

3月31日晚间,一架载着200余名乘客的捷星JQ-34航班,从巴厘岛登巴萨机场腾空而起。


谁也没料到,这场寻常的墨尔本归途,会在两小时后演变成空中惊魂——当飞机攀升至10058米高空时,一名坐在后排的女乘客突然起身,猛然拉下紧急舱门把手!


刺耳的警报声瞬间撕裂机舱平静,机组人员以秒为单位的应急反应,阻止了舱门被完全开启的致命危机。机舱监控画面显示,该女子在尝试开启舱门时,还对劝阻的乘务员进行辱骂推搡。


飞机紧急掉头返航,最终在巴厘岛机场跑道上迫降时,驾驶舱仪表盘显示剩余燃油仅够维持30分钟飞行。



捷星航空事后证实,涉事女子已被印尼警方拘留,其动机仍在调查中。


而机上旅客上传社交媒体的视频里,颤抖的镜头记录着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有人反复念叨:“她差点害死所有人。”



全球航空的疯狂时刻


这并非孤例。去年12月,泰国清迈机场一架待飞的泰航客机内,40岁的加拿大华裔工程师Wong Sai Heung突然触发紧急滑梯。


当时飞机正在跑道排队,突如其来的舱门开启导致13架航班延误,2295名旅客滞留。更荒诞的是,涉事男子被捕后声称“想呼吸新鲜空气”。



根据泰国法律,此类行为最高可判死刑,而类似案件在全球航空史上屡见不鲜:2019年美联航某航班上,一名男子啃咬舱门把手;2022年印度航班中,醉汉用灭火器砸向应急出口。


航空工程师指出,万米高空舱门实则被物理锁死——机舱内外每平方米承受着高达5吨的压力差,相当于20辆轿车同时挤压门框。


英国萨里大学专家David Birch解释:“即便触发开锁装置,乘客也需要超人力士的臂力才能撼动舱门。”


但这并不意味着疯狂举动无害:任何异常操作都会触发系统警报,迫使机组启动最高级别应急程序,而紧急返航本身也暗藏风险。


文明乘机就是保命符


捷星事件中,那个被掰变形的舱门把手,如今正陈列在印尼民航局的警示教育展柜里。


据测算,此次返航造成的直接损失超80万澳元,包括燃油消耗、机场调度及旅客安置成本。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类事件会永久计入航空公司的风控档案——未来同航线安检时长可能延长30%,随身行李开箱率提高至15%。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危害飞行安全的行为在全球任何司法管辖区都将面临重罚。


以澳大利亚为例,《航空运输安全法》明确规定,干扰机组人员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并处以75万澳元罚款。


而捷星发言人强调的“零容忍政策”,正在催生新技术应用:


多家航司开始测试AI情绪识别系统,通过瞳孔变化与肢体微动作预判潜在风险乘客。



当巴厘岛机场的牵引车将涉事航班拖入检修库时,地勤人员在舱门密封条上发现了五道深刻抓痕。


这些痕迹与2022年墨尔本飞悉尼某航班上的破坏印记惊人相似——彼时一名躁郁症患者试图用指甲抠开应急出口。


航空安全专家呼吁,乘客登机前应主动申报精神类药物使用史,而航司有必要在值机环节增设心理评估问卷。


夜幕降临时,捷星为滞留旅客安排的替代航班再度升空。


这一次,所有靠窗座位的遮光板都被要求全程开启,空乘每隔20分钟巡视客舱。


舷窗外云海翻涌,似乎也在提醒每个俯瞰大地的人:三万英尺高空从不宽容任何疯狂,文明乘机才是最高等级的保命法则。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