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拍到小米SU7司机驾驶中睡着,同行车辆连喊三遍“减速”!

近日,有网友曝光小米汽车车主驾驶中睡着,双手离开方向盘。同行友人连喊三遍“减速”避让小米汽车。
据视频显示,浙江一小米汽车车主驾驶中睡着,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仍正常行驶。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强烈关注,并迅速攀升至热搜榜第一名。
有网友质疑,驾驶员能否开着智驾系统睡觉?如果睡着了又能否被系统检测出来?
对此,小米汽车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智驾系统只是辅助驾驶,必要时仍需人工接管。车上有一个检测摄像头,带有疲劳监测和分心提醒功能,车辆交付时,工作人员会对此进行讲解,并建议开启该功能。
开启后,如果检测到司机疲劳驾驶,系统会进行语音提示和中控屏弹窗,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提醒后,如果长时间依旧无人工接管,车辆会缓慢降速直至停车。
央视呼吁:智能驾驶也请握紧方向盘
近日,有关智能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在网络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对此,央视网评指出,“智能驾驶”,也请握紧方向盘。
央视网评指出,部分车企的营销话术模糊了“智能驾驶”的技术边界,误导消费者认为“算法是万能的”,而忽视了技术的局限性和风险,还有一些车企在交付车辆时不提供智能驾驶功能的介绍和培训,让用户自主学习,甚至将其包装成“无脑操作”。
如果用户过度信赖智能驾驶,可能在危险发生时陷入“人机争夺控制权”的困境。
目前,主流车企的智能驾驶系统大多停留在L2-L3级辅助阶段,尽管能降低事故发生率,但在复杂场景下仍存在算法缺陷。
因此,现阶段的“智能驾驶”不能等同于自动驾驶,仍需人类驾驶者守住安全底线。
然而,一些消费者过于相信智能驾驶,甚至在开启辅助驾驶后玩手机或睡觉,将自身安全置于危险之中。
回顾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史,每一次安全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血与泪的教训。
智能驾驶也不例外,不应在商业利益下忽视安全,车企和用户都应保持对智能驾驶的冷静审视和思考,正确清晰地认知智能驾驶。
李想呼吁别让自动驾驶变成文字游戏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发文呼吁:别让自动驾驶变成文字游戏。
其表示:
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L2和L3什么的用户听不懂,都是专业话术。
建议统一名称:L2=辅助驾驶;L3=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无人驾驶。
他还强调,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要有,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
并表示称。“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