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澳洲这个家家必备的食物,其实一直都被冤枉了!

收藏

澳洲这个家家必备的食物,其实一直都被冤枉了!

墨尔本吃喝玩乐 墨尔本吃喝玩乐 7天前 12:53

曾几何时,土豆是澳洲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国民食材”。


然而,如今它却常被贴上“高碳水”“易发胖”的标签,甚至被一些人视为饮食大敌。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为土豆正名!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澳洲人讲究“肉+三蔬”的饮食结构,而土豆几乎是最受欢迎的配菜。它价格亲民、易于种植,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备食材。


然而,近年来,随着低碳水、高蛋白饮食风潮的兴起,土豆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被不少人拒之门外。


那么,土豆真的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吗?


营养学专家指出,土豆的“坏名声”其实是被误解的。


确实,一些土豆品种的血糖生成指数(GI)较高,尤其是刚出炉的烤土豆,容易让血糖短时间内飙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土豆都“不健康”。


影响血糖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土豆品种,还与烹饪方式息息相关。


事实上,土豆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


特别是冷却后的土豆(如土豆沙拉中的土豆),抗性淀粉含量会上升,有助于肠道健康。


此外,彩色皮土豆的抗氧化剂含量更高,营养价值更上一层楼。



尽管澳洲人均每年消费约17公斤土豆,但大多数人对土豆的了解仍然有限。


比如,很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Kipfler和King Edward的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超市提供的土豆种类过于单一,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有“红皮土豆”和“白皮土豆”。


而且,超市更关注土豆的外观,而非品种特性,导致许多优质品种被忽视。


以土豆供应商“Spud Sisters”为例,他们与维州农民合作,提供多达40种土豆品种,远比超市货架上的选择丰富。


但由于标签信息不足,消费者往往不了解“蜡质土豆”和“粉质土豆”的区别,而这对烹饪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有些土豆更适合煎炒,而有些则更适合蒸煮或烘焙,选错了可能会影响菜肴口感。



除了种类单一,超市对土豆外观的苛刻标准也让许多“长相不完美”的优质土豆被遗弃。


许多农民表示,他们不得不丢弃大量形状稍有缺陷但风味更佳的土豆,只因它们达不到市场对“完美外观”的要求。


可实际上,那些形状奇特的土豆,往往比超市里“标准款”更美味。


更令人遗憾的是,超市通常会提前清洗土豆,让它们看起来更干净,但这无形中缩短了保质期,使土豆更容易变绿。


其实,如果不清洗,并存放在阴凉黑暗的地方,土豆的保质期可以延长一倍。



由于价格低廉,土豆长期以来都是全球被浪费最严重的食物之一。许多土豆仅仅因为“长得不好看”就被丢弃,造成巨大的食物浪费。


因此,未来在超市选购时,不妨放下对外观的执念,不要只挑个头大的、外表光滑的土豆,那些形态独特的“小土豆”同样美味可口,且有助于减少食物浪费。


毕竟,真正决定美味的,不是外表,而是它的本质!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