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洲 >

澳洲华裔一家五口一夜灭门,15岁女儿幸存,却在凶手身边睡了7年...

收藏

澳洲华裔一家五口一夜灭门,15岁女儿幸存,却在凶手身边睡了7年...

英伦大叔 英伦大叔 3天前 05:20

2009年,悉尼的冬日阳光依然明媚。15岁的小林(Brenda)拖着行李箱站在机场出发大厅,脸上写满了对第一次独自远行的期待。作为高中的优秀学生,她获得了前往新喀里多尼亚参加为期一周文化交流的机会。


"姐姐终于要'离家出走'啦!"两个调皮的弟弟围着她的行李箱打转,稚嫩的玩笑话引得周围旅客会心一笑。林父林母站在一旁,目光中既有骄傲又带着几分不舍。"记得每天给家里报平安,"母亲整理着女儿略显凌乱的衣领,"一周后我们再来接你。"


小林笑着点头,转身走向安检通道。这个普通的告别场景,此刻看来如此稀松平常。谁都不曾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完整的家庭团聚。当飞机冲上云霄时,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悄然转动,将这个普通华裔女孩推向了一条始料未及的人生轨迹。



1

华人家庭惨遭灭门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午后。小林正在新喀里多尼亚的海滩上与同学们嬉戏,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朋友转发的一条新闻链接静静地躺在对话框里,后面跟着一句小心翼翼的询问:"林,这个...好像是你家?"




她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心跳突然加速。点开链接的瞬间,熟悉的门廊照片刺痛了她的眼睛——那分明是自家前院的灌木,是父亲亲手修剪的树篱。"


“悉尼North Epping区林姓华人家庭灭门案"的标题像一把尖刀,将盛夏的阳光生生劈成两半。


新闻里罗列的那些名字,每个都带着血淋淋的熟悉感:父亲母亲、两个活泼的弟弟,还有借住在家的小姨。


当新南威尔士州警方的电话最终确认了这个噩耗时,15岁的她正独自站在异国的酒店房间里,窗外是湛蓝的南太平洋。


2

凶手趁夜色潜入家中进行屠杀

小林的父母是上世纪80年代赴澳留学的华人代表。父亲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在悉尼市郊经营着一家颇受欢迎的书报亭。


在那个纸媒黄金年代,这家小店不仅为全家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更让林家在当地华人社区站稳了脚跟,母亲也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居住的North Epping区,是悉尼知名的中产社区,绿树成荫的街道上,林家那栋温馨的砖房显得格外安宁。




事实上,林家并非孤身在外打拼,姑姑一家也定居澳洲,两家人相距不过数百米。当初姑父谢连斌放弃国内稳定的工作,怀揣梦想来到墨尔本开中餐馆,却因经营不善血本无归。


作为兄长,林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让妹妹在报亭帮忙,而郁郁不得志的妹夫则整日在家研究股票。


2009年7月19日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平静。当姑姑接到老顾客反映报亭未开门的电话时,不详的预感瞬间袭来。她与丈夫匆忙赶到哥哥家,那扇熟悉的木门后,等待他们的却是人间炼狱。



备用钥匙转动的声音在死寂中格外刺耳,扑面而来的血腥味让两人瞬间僵在原地——客厅、走廊、卧室,到处是飞溅的血迹,五具冰冷的尸体静静地躺在血泊中。


警方现场勘查显示,凶手对林家作息了如指掌。趁着夜深人静,这个冷血的刽子手有条不紊地实施了屠杀:从主卧的林氏夫妇,到客房的小姨,最后是两个孩子的房间。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唯独小林的卧室完好无损,仿佛被刻意避开。更蹊跷的是,凶手既未劫财,事后还冷静地切断了电源,将罪恶完美地隐藏在了黑暗之中......



3

她该去向何方


在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之际,15岁的小林面临着更为迫切的生存困境。远在中国的祖父母尚未取得澳洲居留权,姑姑一家自然成为了她唯一的依靠。


在林氏夫妇的葬礼上,前来悼念的车辆排满了殡仪馆的停车场。许多素不相识的同胞自发为小林设立了教育基金,这份跨越血缘的善意,成为了阴霾中难得的温暖。



然而,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却让这个尚未走出创伤的少女无所适从。每当闪光灯亮起,姑父总会适时出现,像一堵墙般挡在她与镜头之间。这个看似体贴的举动,在当时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许。


没过多久,姑姑一家主动提出要收养小林。按照悉尼当地法律,这样的安排意味着小林不仅能获得新的监护人,父亲留下的财产也将由姑姑一家代为管理。远在中国的祖父母听闻这个决定后倍感欣慰,在他们看来,这是血浓于水的最好证明。



面对姑姑一家的提议,沉浸在悲痛中的小林没有多想就答应了。这个决定看似合情合理,却不知命运正在为她准备另一个残酷的玩笑。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个不幸的故事即将翻开温情的新篇章时,更深的黑暗正在不远处等待着她。


4

凶手竟然是...


在小林的记忆里,姑父谢连斌始终是一个令她恐惧的存在。


年幼时,她曾在家中遭遇他的猥亵——那个夜晚,房间一片漆黑,门被轻轻推开。还没睡着的小林以为是父母来查看,便假装熟睡,却在昏暗的光线下辨认出姑父的身影。她不敢出声,只能继续装睡,却没想到谢连斌竟将手伸进她的内裤肆意抚摸。年幼的她不知所措,只能咬牙忍耐,直到他终于离开。


出于羞耻和恐惧,她从未向父母提起此事,只是默默告诫自己远离这个男人。然而,父母的离世让她别无选择。



尽管内心抗拒,她仍不得不接受姑姑和姑父的监护,以免流落街头。可搬进姑姑家后,她的噩梦才真正开始——谢连斌的侵犯变本加厉,从偷偷摸摸的猥亵升级为明目张胆的性侵。他吃准了小林的孤立无援,知道她既无力反抗,也不敢声张。


2011年,案发三年后,警方的一通电话终于让林珺看到了希望。调查显示,谢连斌一直是重点嫌疑人——案发现场无财物丢失,也无激烈搏斗痕迹,说明凶手对林家极为熟悉。而谢连斌不仅持有钥匙,还在案发后迅速成为林家遗产的最大受益人。



更关键的是,警方在他家中发现了与凶案现场鞋印高度吻合的亚瑟士跑鞋,车库内也检测出与受害者DNA匹配的血迹。


尽管谢连斌拒不认罪,且妻子林姝提供的不在场证明一度让案件陷入僵局,但警方的秘密监控最终揭穿了他的伪装。


在一次例行搜查中,警察在谢家安装了摄像头,然后故意向谢连斌的妻子透露了鞋印的信息,想看看谢连斌的反应。结果就拍到了谢连斌找出了一个鞋盒,然后将鞋盒剪碎冲进了马桶里的画面,他还教妻子怎么应答警方问话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摄像机还记录了他继续骚扰小林的恶行。


2015年,警方再次搜查时,在车库地毯下发现了混合有受害者和谢连斌DNA的血迹,这一关键证据终于让案件迎来转机。


2017年,悉尼法院作出判决,陪审团以11:1的压倒性结果裁定谢连斌谋杀罪名成立,判处终身监禁。然而,姑姑始终拒绝相信丈夫的罪行,在她眼中,谢连斌是个温文尔雅、顾家的男人,绝不可能因嫉妒谋害她的娘家人,更不会性侵侄女。


她坚信丈夫是被冤枉的,甚至在2020年提出上诉,但最终在2021年被澳大利亚刑事上诉法庭驳回,维持原判。


写在最后


案件虽已尘埃落定,但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留下的创伤也难以愈合。


金钱与欲望的腐蚀下,亲情竟显得如此脆弱——有人视血缘为羁绊,有人却将其视为可践踏的阶梯。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