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面震撼!5500吨死鱼被倒!澳洲养殖场曝出: 鱼群大规模死亡事件!还能放心吃鱼吗?!
过去两周,越来越多的澳洲消费者开始犹豫:
还能不能放心吃养殖三文鱼?


事情的起因是
塔州的水产养殖场
爆出大规模鱼群死亡的消息!
鱼群突然大量死亡可不是小事。有人怀疑是不是水质有问题?还是养殖环境出了岔子?
更让人不安的是,如果真涉及抗生素滥用或者疾病,那我们餐桌上的海鲜还能放心吃吗?
塔州三文鱼大规模死亡
场面触目惊心
据澳媒报道,塔州东南部D’Entrecasteaux Channel 和 Tasman Peninsula周围的三文鱼养殖场(每个养殖场最多可容纳10万条鱼)出事了:
一种细菌性疾病正在疯狂肆虐!
导致5%至10%以上的鱼死亡
被业内称之为“大规模死亡事件”!


环保组织更是曝光了一些骇人画面,
成堆的死鱼漂浮在水面甚至已经开始腐烂,场面相当震撼!
一些鱼的皮肤脱落,周围还围绕着一些棕色的不明物质,看上去相当可怕。有人说,如果这些死鱼换成陆地上的牲畜,恐怕早就引起轩然大波了。

Huon Aquaculture证实,
他们的鱼因为感染立克次体细菌而大量死亡。
这是一种已知会影响塔州三文鱼的疾病,没办法预防,养殖户只能紧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生病的鱼。


塔州环保局(EPA)也承认:
近期的鱼类死亡率明显上升,除了疾病因素外,水温变化和其他未知原因也可能起了作用。
同时,环保组织还用无人机拍摄到工人们正在用船只回收死亡的鲑鱼,甚至引来了大量海豹围观。
有人警告说,养殖场正在破坏生态平衡,吸引越来越多的海豹,对当地的海洋环境产生连锁反应。

面对这场危机,Huon养殖场开始
在鱼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类抗生素希望能控制住疫情!
但这让周边居民炸锅了,他们担心抗生素会进入生态系统,影响野生鱼类。
环保组织NOFF表示:“抗生素一旦进入海水,野生动物可能会摄入,这绝对值得警惕。”
EPA方面则表示,他们不会透露Huon使用的具体抗生素剂量,因为这是“商业机密”,但保证会受到监管。如果有人担心的话,建议去远离养殖场的地方钓鱼……

更奇怪的是,最近在Verona海滩上发现了一些大块死鱼和神秘的油腻碎块,距离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的养殖场只有几公里。
当地居民目睹了水产养殖公司的工人紧急出动,忙着清理海滩。


更离奇的是,几天后, Bruny Island的海岸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仿佛这场“死鱼风暴”正在蔓延…

这还没完,反对三文鱼养殖的基金会BBF拍到了更劲爆的画面:在Dover海域,三文鱼养殖场的工人们正用船将成千上万条死鱼捞出水面,一箱接一箱地装满垃圾桶。

塔州环境监督机构称,
仅2月份,塔州各地的垃圾处理设施就倾倒了5,500多吨死鱼!

塔斯马尼亚的环境保护局代理首席执行官Cindy Ong透露,州南部的设施里堆满了大量死鱼,数量相当于塔州鲑鱼产业年产量的6%左右。
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惨状!而且,这次的死亡潮被认为是“我们见过的最大事件”,甚至有消息说,死亡的高峰还没过去...

看样子,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虽然目前没人知道究竟能持续多久。
随着塔州三文鱼养殖业一系列丑闻的曝光,越来越多的澳洲人开始对养殖三文鱼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纷纷考虑转向野生三文鱼。
野生三文鱼 vs. 养殖三文鱼
哪个更健康?
可问题是,在澳洲,想吃野生三文鱼几乎不可能!
本地的三文鱼市场,90%以上来自塔斯马尼亚的外资养殖企业,而野生三文鱼基本靠进口,数量少得可怜。

你以为野生三文鱼更健康?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墨尔本大学海鲜专家 Giovanni Turchini 教授表示,
养殖三文鱼的Omega-3含量更高,因为它们的脂肪比野生三文鱼更多。
但污染物方面,野生三文鱼可能反而更危险。毕竟,你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哪片海域长大的,可能含有汞、多氯联苯或二恶英等污染物。
而养殖鱼的水质和饲料都受严格监管,污染风险相对可控,不过,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隐患。

其实,三文鱼肉天生是白色的!
它们吃的小甲壳类动物里含有虾青素,这才让它们变成了大家熟悉的粉红色。
而养殖三文鱼的食物主要是颗粒饲料,所以养殖户会在饲料里添加虾青素(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就像给鸡蛋加色素让蛋黄更黄一样。
有人担心“合成”虾青素不健康,但实际上,它和天然的化学结构完全一样,就像我们日常吃的维生素一样。

塔州三文鱼养殖为何争议不断?
三文鱼养殖一直是个争议话题。
塔州最近的鱼群死亡事件规模空前,而当地的10亿澳元养殖业早已因污染问题饱受诟病。
例如,Macquarie Harbour的低氧水域已经导致一种本地鱼毛吉安鳐鱼(maugean skate)濒临灭绝。

此外,还有传言称养殖户用炸药和橡皮子弹驱赶海豹,以保护三文鱼。
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是,养殖三文鱼需要大量的饲料,包括鸡肉、谷物和大豆,这些食物本身就要占用大量资源。
不过,相比野生三文鱼,养殖确实能减少过度捕捞,避免拖网捕鱼破坏海洋生态。

那新西兰的三文鱼会更好吗?
其实,澳洲的三文鱼以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为主,而新西兰养的是帝王鲑(Chinook salmon ),养殖方式基本相同,营养成分也差不多。
区别在于,新西兰的帝王鲑脂肪含量更高,因此 Omega-3 也更丰富。
它在部分市场特别受欢迎,但对有些消费者来说,过高的脂肪可能并不是个加分项。

总的来说,养殖三文鱼和野生三文鱼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好坏。
如果你想吃更高 Omega-3 的三文鱼,养殖的更适合;但如果你担心抗生素残留,野生的可能更让你安心。

目前,塔州环境保护局(EPA)正在对涉及死鱼事件的三文鱼公司进行彻查,确保它们遵守环保法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选择食用三文鱼时,特别是生食时,也要更加小心,一定要确保来源可靠,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毕竟,吃进嘴巴里的东西,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