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北美留子们小心!美国首现H5N1重症病例,可能比新冠更具破坏性

收藏

北美留子们小心!美国首现H5N1重症病例,可能比新冠更具破坏性

北美留学生观察 北美留学生观察 今天 06:24



今年冬季,在不少国家禽流感的流行已经造成不少感染者的死亡。


而一直以轻症为主的美国,近日首现重症病例,这让美国不得不开始对禽流感严正以待,以预防新的大流行。


禽流感正在全球蔓延,席卷108个国家。超过500种鸟类和至少70种哺乳动物感染,超过3亿只鸟类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存在更可怕的动物传人现象。


近日,美国就出现了不少人感染H5N1的病例,甚至出现了重症病例。


01

美国首现H5N1重症,它或许比新冠更可怕


12月中旬,美国CDC报告了首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重症病例。这名患者来自路易斯安那州,是一名老年人,在接触私人后院饲养的生病和死亡的禽类后于12月13日确诊感染D1.1基因型H5N1禽流感病毒,患者随后出现了严重呼吸道症状,需要住院治疗。


在此之前,美国尽管也有不少H5N1感染者,但这些感染者多以轻症为主,且目前尚未有死亡病例,而此次重症病例的出现无疑造成美国公众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H5N1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在一些国家已有验证,死亡率或达到百分之五十。


正如美国前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警告,“禽流感将比新冠肺炎更具破坏性,一旦病毒适应人际传播,死亡率将高达 25% 至 50%。”   

此次重症病例的出现促使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疫情的防控措施。患者最为密集的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甚至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

加州州长纽森


据美国相关方面的消息,“感染该患者的H5N1禽流感毒株与今年大部分时间感染奶牛、家禽和农场工人的毒株不同,但它与在野鸟以及华盛顿州一名患者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名青少年体内发现的毒株相似。”


02

美国H5N1流行的情况


2024年3月,美国首次在农场饲养的山羊幼崽以及奶牛体内检测到H5N1型禽流感病毒。

自此,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美国持续蔓延。自2024年3月以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美国迅速蔓延,已累计在16个州的866个奶牛群中检测出H5型禽流感病毒,感染范围涉及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堪萨斯州、密歇根州、新墨西哥州等多个州。


此外,该病毒还感染了野生鸟类、猪、羊驼等多种物种,呈现出广泛传播的趋势。


一般来说,禽流感从动物传染人类是非常罕见的。但近来,关于禽流感传染人类的情况却不乐观。


自2024年3月以来,美国已有7个州累计报告61例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其中34人来自加州。这些病例中,部分是与奶牛等哺乳动物有密切接触的人。   

H5N1禽流感在人类中的感染症状主要包括结膜炎(红眼病)、发热、疲劳、咳嗽、肌肉疼痛、喉咙痛、恶心和呕吐、腹泻、鼻塞或流鼻涕以及呼吸急促等,虽然目前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轻微,但路易斯安那州的重症病例表明,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为了应对疫情,美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州建立了全美最大的检测和监测系统,以应对禽流感疫情。


美国CDC也发布了相关警示,提醒公众注意与感染或潜在感染动物接触的风险。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公众健康造成的直接风险仍然较低,但接触受感染或潜在受感染动物的人群感染风险更大,比如奶牛场工作人员等。


03

美国H5N1疫情对中国有何启示


我国也在今年年初报告过一位禽流感死亡病例。


今年1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首例感染H10N5禽流感的人类病例调查结果。该病例为一名63岁的女性,因甲型流感病毒H3N2与禽流感病毒H10N5混合感染而死亡。


调查人员在病例家冰箱里的冷冻鸭肉中发现了H10N5病毒序列。该病例于出现症状前曾宰杀过一只活鸭子,且该病例存在高血压、脑梗塞、痛风性关节炎和心力衰竭等基础病,最终死于严重肺炎和I型呼吸衰竭。

此轮美国H5N1疫情的爆发对我国也带来不少启示,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应继续完善疫情监测网络,提高疫情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疫情暴发的早期阶段,采取迅速而有效的扑灭策略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疫情防控策略、动物健康管理、疫苗研发与接种、国际合作以及公众意识提升等多方面的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王大燕主任表示,“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其风险情况。从我国疫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H5N1病例较少,2022年、2023年广西和江苏分别有一例,2024年广西有1例越南输入性H5N1。虽然它导致哺乳动物感染(不仅仅是奶牛,已经有将近50种哺乳动物被感染),但通过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分析,该病毒以结合禽流感病毒受体为主,尚不具备持续人传人的能力,也无证据证明该病毒能够导致持续的人际传播,它直接导致人类健康危害的风险相对较低,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这种病毒在人群中的公共卫生风险仍然较低,但是需要持续加强监测,高度关注病毒变异情况。”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