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社媒禁令碰上 “网瘾” 青少年,会擦出怎样火花?
我们是否该忧心 “末日刷屏” 给孩子认知功能带去长期灾难?不妨把孩子从屏幕前拉开,探探他们的想法。 我 16 岁的女儿,和闺蜜逛街碰头时,两人紧挨着坐,却只顾低头玩手机、互发短信。本以为近到能闻香水味的好友,该直接开口畅聊,现实却非如此。像众多家长一样,我费尽心思,也难让孩子放下手机、iPad,毕竟自己都常忍不住刷手机,哪有底气严管孩子。 “末日刷屏(Doomscrolling)” 悄然成了热词,听着像漫威反派电影,实则指没完没了刷手机、紧盯坏消息,仿佛要刷到世界终结。
好在澳大利亚议会有行动,上周通过全球首部禁令,禁止 16 岁以下儿童在 Instagram、TikTok 等平台开账号,违规平台将面临 5000 万美元罚款,各公司有一年缓冲期去落实。这能终结 “末日刷屏” 吗?尚无定论。
科研结论分歧巨大。《计算机与人类行为报告杂志》刊文称,“末日刷屏” 成 “替代性创伤源头”。一项针对伊朗、美国 800 学生的研究发现,沉溺负面消息,让学生心生 “生命脆弱”“人类孤独” 之感。西悉尼大学专家也佐证,说这好比置身吵闹房间,久了精神承压。 《纽约客》发文直击痛点:社交媒体是否催生青少年自杀危机?多项研究表明,青少年触网时间越长,抑郁率越高。每天上网超 3 小时,焦虑、抑郁更难排解。美国家长怒火中烧,频频起诉社交媒体公司;澳大利亚立法虽获赞,却也不乏质疑声。 此时,新南威尔士大学两位学者 “唱反调”。沃森、李两位博士参与大型青少年调研,长期追踪超 6000 名澳洲青少年的屏幕使用与心理健康。李博士直言:“前期研究虽显示屏幕时间与抑郁、焦虑有关联,但 12 个月后再看,关联近乎消失,没证据表明屏幕使用直接导致心理健康恶化。” 她们还抛出疑问:这会不会是社会面对新技术的惯常恐慌,如同往昔印刷机、电视机问世时那般? 禁令落地,孩子们会乖乖就范吗?生于数字时代、精通网络的他们,会不会把禁令当新游戏,绞尽脑汁去破解?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