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巴黎“串门”,掀起一场科技热潮
世界的目光正聚焦巴黎,聚焦奥运。
成千上万的游客、体育爱好者和媒体记者从全球各个角落飞往巴黎,在塞纳河畔一睹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巅峰对决”。时隔100年,巴黎再次举办夏季奥运会,这是全球体育界的闪耀时刻,也是各国“文化范儿”与“科技力”的盛大展台。
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不仅“必须有名字”,并且牢牢吸引了巴黎市民与世界媒体的目光。从一颗颗“大有乾坤”的小乒乓球,到奥运场馆的LED大屏,再到“远道而来”的小米SU7电动汽车,“中国创造”以出众的实力、开放的姿态和站上舞台中央的自信,璀璨夺目。
一场火爆的特展,“歪果仁”成中国科技最强“嘴替”
作为国际化都市,巴黎街头本身就不缺乏“中国元素”,开着中国电动汽车出门或是手中举着一杯中国品牌奶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在本届奥运会开幕之前,一些巴黎市民发现他们的邻居有了新的“中国潮流新品”——印着“串门”两个巨大汉字的帆布袋。而当他们找到这款帆布袋的源头——小米巴黎“人车家全生态”特展时,发现巴黎3区的拜利街上已经排起长队。
充满东方韵味的帆布袋令人想拥有,但并不是吸引人群的主要原因。巴黎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期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着中国先进科技生活的“未来世界”。
在特展上,小米在法国首次亮出多款目前仅在中国发售的炫酷科技产品。大批外国人围着小米SU7流线型的优美车身合影,不住赞叹这是“令人过目不忘的惊艳设计”,为了体验智能语音控车,他们还纷纷练起了中文发音“xiaoai tong xue(小爱同学)”;在国内爆火的小米随身拍套装也火到了巴黎,小折叠手机小米MIX Flip搭配米家口袋照片打印机秒变“拍立得”,在现场引发阵阵“amazing”的惊呼,引爆了参观者的拍照热情。
参观者还流连于办公、阅读、健身等多个主题的全屋智能样板间,领略先进智能体验的魅力。甚至,不少法国用户对老旧空调秒变智能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句话就能控制开关、温度,觉得十分神奇,并称“真的很羡慕中国人的生活”。
法国科技媒体JVTECH记者阿诺·阿尔贝莱尽管已经看过很多对小米SU7的报道,但在第一次亲身坐进它的智能座舱后还是忍不住惊叹:“小米 SU7这款超级互联电动轿车借助澎湃OS完美地融入小米生态系统。澎湃OS让小米SU7仪表板成为了真正的智能手机,一切尽在指尖,带来了最愉快的用户体验。”
像阿尔贝莱一样觉得大开眼界的外国观众还有很多,他们脸上不时露出的羡慕之情反映了心中的种种情绪:中国先进的科技生活,确实超乎很多西方人想象。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实力,也征服了他们。
伴随着奥运会不断升温,类似的场景与态度也出现在不少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彭博社说,在巴黎举办的奥运会上,很多设备都来自中国,这是“中国制造”在奥运舞台上的集中体现。香港《南华早报》也表示,从最先进的体育器材到小巧精致的纪念品,“中国制造”在巴黎随处可见,奥运会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业力量的舞台。意大利企业负责人保罗·泰还特别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向价值链上游进发。”
用“串门”的态度,与全世界自信分享
心满意足地走出特展现场,手举着“串门”帆布袋来一张自拍,加上现场拍摄的照片一起发个“朋友圈”。这是很多参观者结束参观后的标配。在社交媒体上,他们的亲朋往往也会询问:“串门”这两个汉字是什么意思?
作为主办方,小米给出的解释是:“串门”会让大家想到亲朋好友间的常来常往,相聚在一起分享美好时光。尽管现在的世界面临着很多矛盾和挑战,但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小米相信一个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世界,才会给各种文明带来真正的成长。这次在巴黎办展,邀请大家来逛逛,就是希望大家跟在自己的亲戚朋友家里串门一样放松,也希望借此机会和各国朋友聊一聊,科技怎样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小米创始人、董事长、CEO雷军说:“小米讲‘人车家全生态’,生态的概念就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人车家全生态’特展所要表达的就是开放与合作。这种理念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才能让大家都能受益。”
对于中国人而言,“串门”是一种日常,也是最中国范的开放表达。具体到中国科技品牌小米而言,“串门”就是构建面向全球的超级智能生态,让更多海外用户用上中国的科技生活。截至目前,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全球可连接设备数已超过8.23亿,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三大领域,实现完整布局、关键闭环的智能生态平台。
在某种程度上,全球的交流合作就是一个巨大的“串门”。在科技领域如此,在每个领域也是如此。
只要稍微关注新闻就不难发现,本届奥运会,中国科技企业的身影无数不在:阿里云将为奥运会提供云基础设施和服务,腾讯、抖音等成为奥运会持权转播商,赛场上多项运动的高科技体育器材来自中国企业,至少5座奥运场馆LED大屏都是中国制造。
一次巴黎的神秘特展,折射了中国的科技自信。可以说,中国科技企业依靠着优秀的竞争力,集体来奥运“串门”,早已“润物细无声”地迈向世界上最精彩的舞台。
中国也在“敞开家门”,迎接“串门”的朋友。不久前,中国逐步扩大免签国家数量,再加上144小时过境免签的开放政策,让这个东方国度在全球舞台上彻底“走红”——外国游客的镜头中那些美丽安静的市区、便捷的移动支付,未来感十足的机器人服务员、智能驾驶,再加上友好的普通百姓,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安定祥和的现代化中国。开放自信的态度,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好指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入外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代工开始,一边埋头苦干、一边认真学习,用几代人的坚忍努力去追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一些高端科技产业曾由少数企业垄断,以比亚迪、华为、小米、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四大硬核科技公司,以及更多的中国企业,站在了传统海外巨头的对面,成为实力强大的挑战者甚至超越者。
从144小时过境免签,带火了“来中国串门”,到中国科技震撼巴黎,让“串门”又火到了全球,这背后是中国硬核科技的爆发式崛起,是从跟随到领跑的强大科技自信。
越开放越有实力,也就越自信。当更多中国品牌以更开放自信的态度,到全球去“串门”,在全球市场乘风破浪,全世界就越会看到中国先进科技生活的最好模样。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