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人大女博士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后续,背后的悲壮你想象不到

收藏

人大女博士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后续,背后的悲壮你想象不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的生活观 2024-07-23 15:43


一个人要多勇敢,才敢全网维护自己心中的正义?


答案很残忍:赌上自己的未来。


22日,中国人民大学女博士生王迪,实名举报自己的导师王贵元性骚扰的事件,引爆热搜。



从录音,到聊天记录,王迪详细罗列举证了在自己读博期间,王贵元对自己的多次猥亵行为。


通篇看下来,差点没把大家恶心坏了。


一个高校教授,怎能龌龊到如此地步?


从录音来看,王贵元多次以学习为由,单独把她叫到了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还没说上几句学术研究上的事,王贵元就开始“研究”起了王迪。


不仅上下其手,多次强抱自己的学生,触碰她的胸部。


甚至不知廉耻地强吻王迪,要她和自己做夫妻!



显然,王迪有了录音的准备,说明这早已不是初犯了。


为了逼王迪就范,这个老禽兽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先是“利诱”,说自己可以帮她发表论文,帮她在学术圈里出名。


宣称自己手里还有很多人接触不到的学术资源,只要王迪愿意跟他做夫妻就给她。


他们还可以对外说是干爹和干女儿,这样就没人会疑心了。


这简直就是屎壳郎戴面具,死皮不要脸。


要知道,王贵元今年65岁高龄,都能做王迪的爹了。


最离谱的是,他甚至还当场脱衣,大秀肌肉。


“怎么样,我身材不错吧。”“放心,你男朋友不会知道的。”



他敢说我都不敢听,恶心直极。


做什么夫妻,这种人的归宿应该是坐牢!


看到“利诱”不行,遭到王迪的严词拒绝,王贵元又用起了“威逼”的手段。


她让王迪每天做十几个小时的杂活,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更不用说搞自己的研究了。


不仅如此,他还在论文上处处使绊子,多次骂她,威胁她毕不了业,不信就“走着瞧”。



相信读过研的都知道这句话有多恐怖。


到了硕博阶段,想要毕业,完全就是导师一句话的事。


只要他有心给你穿小鞋,十几年寒窗苦读顷刻灰飞烟灭。


两年来,王迪就是在这样的打压、骚扰下,艰难求生。


最后忍无可忍,她压上自己的全部未来,只求一个正义,一个公平。


想到这里,心里除了愤怒,还有对这个女孩的心疼。


要知道,这种实名举报,字字句句都指向了四个字,“自毁前程”。


在博士的最后阶段,和导师翻脸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些年她积累的所有学术资源、人脉都化为乌有。


意味着她要站在导师甚至是学校的对立面,承受舆论的审视和攻击。


也意味着她前半生所有的努力,从小学一路念到博士的艰辛奋斗,可能一夜归零。


就像她说的:“如果举报失败,我只有死路一条。”


一点都不夸张。


好的结果,被逐出师门;


坏的结果,是名声尽毁;


但她还是勇敢地站了出来,揭发了这桩丑闻。


只求王贵元这种学术土皇帝,教育界的毒瘤,能够不再出来害人。


螳臂当车,端的是一副肉躯;


蚍蜉撼树,凭的是一腔孤勇;


很勇敢,也很悲壮。


好在,这次我们没有让她输。


她的视频播放量有几千万,转发量有几十万,一个个站出来支持她的网友,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把她一次次送上热搜。


很快,中国人民大学做出回应,王迪举报的内容属实,对王贵元撤销职称和教师资格,并开除党籍。



而且海淀公安也已经对王贵元的违法行为介入调查,有大量律师出来支持王迪,求法院按照强制猥亵妇女罪,判处他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弱女子挑战学术权威的胜利,也是全国网友伸张正义的大获全胜。


但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多少孩子,还在受着恶导师的迫害?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正在受到导师压迫和侮辱的孩子站出来,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只要这样的正义一次又一次胜利,那些堪为禽兽的导师,就不会这么嚣张,我们的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张雪峰曾说过一句话:考上研并不意味着结束,还有很重要的一关就是选导师。


选对导师,皆大欢喜。


一旦选错,你可能就要用自己的一切去换一个毕业。


读研读博,无疑于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这两年网上有个词叫学阀。它和财阀、军阀一样,代表着对某种资源的垄断。


有一些高校老师,就是凭借自己对学术资源的垄断,胡作非为。



就像很多学生说的,读了硕博才知道,真正开心的只有两天,考上那天和毕业那天。


一些女学生需要忍受猥亵、打压、威逼利诱,需要按照恶导师的“心意”走,才能安全换来一个毕业证。


一些男学生被逼去导师家里干各种家务,应酬挡酒,当做牛马使唤。


前几年某教授就公开表示,做他的学生,白酒必须能喝半斤以上,不然不配选他。


你可能会说,被压榨了为什么不反抗呢?


因为要付出的代价,是超乎想象的惨烈。


今年1月份,华中农业大学11名硕博研究生举报导师黄某学术不端、压榨学生的新闻,引发了学术界的大地震。



举报材料长达125页。


这是场自毁式的举报。


在这11人里,有人已经受了黄某6年的打压,还有的5个月就要毕业了。


他们本可以置身事外,当作什么也不知道。


但他们知道,要是自己不发声,不知道还有多少学弟学妹,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为什么选在了1月份?


是因为考研成绩出来了,已经有人在联系这个导师。


如果听之任之,后续这些学生的硕博生涯就全毁了。


所以,他们算好了时间,赌上了前途,只是为了不让下一波受害人遭此祸害。


哪怕到头来六年时间白白浪费,哪怕被整个学术圈除名,也义无反顾。


总有人要去做一些蠢但正确的事情。


总有人要以身为炬,去为别人照亮前路。


为什么我们坚决要对恶导说不?


因为有很多学生,他们出身贫寒,一路奋战,拼了命地学习,图的不过就是能有一个高一点的起点,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没想到,小镇做题家们的努力奋斗,恰恰成为了某些恶导师要挟他们的把柄。


想要毕业?就得为我当牛做马。


想要毕业?就得曲于我的淫威。


抗压能力强的,可能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抗压能力不强的,可能一条命就没有了。


2018年,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因不堪忍受导师周某的压榨,愤而跳河自杀。


平时,杨宝德要赔导师参加酒局,帮她挡酒。


还要陪她逛超市,帮她安窗帘,去她家打扫卫生,完全就是一个家仆。


寒门出生的杨宝德深感毕业无望,绝望之中走上绝路。



同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也因长期遭受导师压迫而跳楼自杀。


其导师不仅给他安排杂事,阻止他深造,甚至还变态地要求陶崇园叫他爸爸。



学业毫无建树,尊严还被反复摩擦。


曾以为的前程似锦,实则是另一个深渊。


有人说过一句话,权力是中年人最好的春药。


一个人,但凡有点小权力都会飘,更何况是决定他人未来的权力。


谁也没有想到,某些浸淫在文化和知识里的学者导师,竟然会成为比恶龙还可怕的存在。


只是可惜了那些天真地以为靠知识就能改变命运的学子,他们赌上了一辈子的前途,最后发现毫无退路,任人折辱。


多么寒心,又多么悲哀。



在尊师重道的中国人心里,对于学者和老师一直有着天然的崇敬。


我们总是认为,一个人书读得越多,领悟更多的道理,道德水平也自然要越高。


但实际上,学问从来不能掩盖一个人的品质缺陷,是我们对知识的尊重,给他们加上了一层滤镜。


学问只能过滤学渣,但过滤不了人渣。


人和人道德水平的差距,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你以为他们光风霁月,实则丑态百出。


你以为他们清风道骨,实则欲望满身。


所以,那些如王迪一般,那些如11名学子一般敢于出来指正不公的人,才更值得我们保护和尊敬。


他们撕下的,是一个群体的伪善和遮羞布。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写: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


万马齐喑中总有人行歧路,逆大流。


在蒙昧与垂死中发出呼喊,振聋发聩。


他们会害怕吗?当然害怕。


他们用自己的毕生所学,赌一个社会的良心。


即便知道自己可能是蚍蜉撼树,即便明白会被疯狂打击报复,但总有人要摆脱冷气,去向上走。


所以,当他们站出来举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义无反顾地支持他们,声援他们。


别忘了,当某个群体开始道德滑坡的时候,命运的子弹将会毫无差别地击中我们每个人。


谁能保证,下一个受害者,不是你我的孩子?


谁能保证,我们自己和身边人,不会遇到恶导师?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未来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


当有人在前面发光的时候,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用自己发光的方式去呼应他们,照亮他们。


因为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然后一起发光发亮,压制黑暗。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