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被“包养”的王自如,在罗永浩的捶打中变成了千亿女总裁的心灵保养师

收藏

被“包养”的王自如,在罗永浩的捶打中变成了千亿女总裁的心灵保养师

正经婶儿 正经婶儿 11-17 17:21



我没有看过格力给我的工资条。


我只要一间离董明珠很近的办公室,我要随时向她汇报。


我哪怕每天什么事儿都不干,我就看董明珠怎么开会,我看她每天讲什么,做什么,我都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王自如,这个因名字酷似喜剧演员王自健而走红的中年人,正以比王自健更具喜剧笑果的方式闻名。


在打工人、在男女对立、在演艺圈、科技圈等等话题中,成为2023年度绕不开的新闻。


新闻抬头是金小姐转发的8个大字:口含明珠,进退自如。


剩下的报道还未写完。


此时此刻,各路人物正对王自如运用自如。



故事的开始。


在这个看脸造谣的时代,王先生并不算一个颜值过硬的人,他的小背头看不出秀才那样的倜傥,也没有9年义务教育下扎实的书卷气。


他没有上过初中。


但他比秀才要强的地方在于,没有上过初中的情况下,仅靠出色的英语成绩便考上了高中。


那一年王自如只有13岁。


此后由西安翻译学院直上香港理工大学,学英语的好处让他不满20岁就从祖国的这头走遍那头。


并拥有了人生第一台Mac。


许多人知道这叫苹果电脑,但未必知道苹果电脑应该叫个人消费型电脑。


这又是学英语的好处。


作为消费者,王自如使用了自己的消费者知情权,为这台电脑进行了开箱测评,由此与测评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10年时间里,从最初的科技博主到后来格力渠道改革负责人,测评一直是王自如生涯中的主题。


他极其擅长通过一个电子元件揣摩背后设计者的初心,也能通过衡量电子元件的价值平衡自己的钱包。


只是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彼时王自如在情商和财商中间还十分稚嫩。


做评测的头两年,他投入30万港元,负债20万港元,穷到喝不起饮料。


也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徘徊在出租屋里唱着“理想今年它几岁”。


坚忍不移是一种高贵的精神,亦如王先生棱角分明的脸庞。


这张笨拙而热情,贫穷又富足的脸感染了无数单纯的数码爱好者,他们追随他辞职,追随他创业。


随他一同在深圳的某个平房里成立了ZEALER数码评测公司,在互联网的浪潮里,搞内容、定标准,迅速博得功名。



投名状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


坊间传闻,全行业只有锤子没有投资他的公司。


但另有传闻,罗永浩与王自如私交甚好。


总之天下网红是熟人,熟人见熟人分外眼红。



在测评手机性能时,王自如选了9款手机与锤子手机做对比。


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罗永浩有69次粗暴打断了王自如的发言,王自如说了138个“OK”。


以至于整个3小时的对质只流传出这两句:


我说你信息来源,你说保密这不是耍流氓吗。


你如果是被包养呢,就不要谈独立人格。


固然很精彩,对于公司本身却未有任何影响。


锤子手机没有因为证实了和同行业同价位品牌不分伯仲,可能更优秀,而避免走向破产的结局。


王自如的测评公司也没有因为测评不专业,从华强北“淘”苹果原装配件而广受质疑。


但对于当事双方却是一场心灵启发。



何为人格独立?要么人、独,要么格、力。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罗永浩孤身进了直播间,低头是秃噜了一片的头顶,抬头是理想主义的冥灯。


这一去,粉丝跑了,投资人起诉了,没交到一个朋友。


王自如从深圳去了珠海格力,任职格力总裁办及文化培训传播中心。事实上属于格力的市场部门,负责渠道改革业务。



他很早就认识了董明珠。


大概在董明珠62岁,他自己28岁的时候。


那一年因为参加创业节目,王自如和董明珠拍了合照。


而据董明珠回忆,她和王自如相识多年来,中间断了联络,后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得以重新联系。


偶然的机会指得是2020年5月格力入驻京东十周年庆直播。


董明珠亲自带货,王自如担任主持人。


那场直播创下了当时家电直播带货最高成交纪录,成交额突破7.03亿元。


后来回忆起那次见面,董明珠说,“这个小孩子变化很大”。



是的,棱角分明的脸庞已被包的圆润,隐隐透出油光。


如今回看,变化的不止是王自如,还有宿敌罗永浩。


而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可以用最具中国特色的方式来分辨:


一别10年,提及罗永浩,人们喊他老罗,或者罗老师,有时也说他臭不要脸。


提及王自如,人们想起董明珠,但也叫他王经理、王哥。



董明珠也经常和王自如一起出现。


那次直播之后,董明珠在全国开始巡回直播带货,王自如经常随其左右。


2021年7月,巡回直播结束,王自如入职格力电器。


2023年2月,孟羽童隐隐传出离职消息,同期某大V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董明珠和王自如谈恋爱”。


11月,孟羽童被确定因接私活而离开格力,董明珠带王自如上了广东卫视。


节目中提及网红这个话题,董明珠说:


两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个刚从学校出来,一无所知,而王自如经过市场的锻炼,对人生的认识不在一个层面上。



王自如接过话题说:


其实你什么都不会。你什么都不会,你做事情的时候,就一定会犯错。然后你的公司一定要为你犯的错误买单,然后还有人教你怎么做事。


这还不算完,还有人给你发钱。哪有这么好的事?


年轻人刚毕业要学会心态归零。


我刚来格力的时候,我说董总能不能给我一间离您比较近的办公室。


我要随时跟您汇报,然后其他的我觉得不重要。


我没有看过格力给我的工资条。


我每天哪怕什么都不做,就看她怎么开会,听她讲什么,做什么,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打工人不要工资条只要办公室。


每天什么都不做还不会被开除,还觉得幸福。


《劳动法》和《企业用工条例》已经无法描绘它的璀璨。


对比同时期的友商还在面试“一座桥负重700斤,你带一头800斤的牛如何过桥”。


如果学会这样的金句,显然已经无需再接受任何面试。


把牛交给老板,把负重留给自己。



只是这样的金句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工资条之于王自如,宛如被成龙掌握的核心科技。


后来的人只能扼腕兴叹。


圈里打拼多年最后落得节目全部被封的金星转发评论:口含明珠,进退自如。



从360离职,出海做手机游戏做到把股权都卖掉的猎豹移动傅盛说:


“我只能说,王自如不仅是个吃软饭的,而且是个流氓。不是被格力包养的时候他是流氓,而是之前就是个真正的流氓。”



中小老板泪流满面在员工提供的稳定情绪价值里,操盘手看到了迟来的智慧,明珠暗投,原来投的都是一茬又一茬的流量。


资本家又喜又忧,喜的是看到了年轻人的朝气,担忧的是如此浮夸的企业文化会把股票带入深渊。


剩下的普通打工人,主要是大部分男性,拿着所剩不多的工资条面对自己的男老板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这个世界到底是谁出的题,难上加难。


女性职场人士则充满委屈,想要男女平等就要职场打拼,只要打拼出一点成绩就马上被造黄谣。


还是女性给女性造黄谣。


这女人没法当了。


包养是不存在的,但好听马屁未必不心动;口是心非不都是假,可嗤嗤发笑也不一定真快乐。


没有人知道另一人真正在想什么,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


此时此刻,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只觉得害怕。要知道多少次当你讨论这些名人故事时,名人会反手以侵犯人名给你寄出律师函。


这不是刚刚,格力又报案了。



只是我们好像都忽略了王自如自己。


说那样的话时,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会不会怀念在香港出租屋里拆开人生第一台Mac,会不会想起和五六个粉丝兼伙伴在深圳的平房里创业,会不会回顾和罗永浩大战一场仍然坚持自我要做到行业最强。



或许也来不及进行任何思考。


要知道王先生从来就不是一个颜值过硬的人。


他只是和所有人一样把握住自己的特长,像触手一样一头紧紧勾连着社会的发展,另一头关系着自己的生存。



测评手机是一种测评,格力渠道的改革亦需要不断测评,人生路上还是测评。


测评的思维,无论是测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贯穿始终的永远是比较之后发现好与不好,然后做出更好的选择。


测评不仅是手段,更是融入道德性格的一种生存智慧。


而道德无法只用高尚,人性也不能全说低贱。


正如因他而重新被定义的“人格独立”,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能被赋予新含义的剧本。


只是在这场戏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有着无数想要活得自如的人都变得越来越不自如。


而只有王自如,做到了父母取名时的期望,做到了世人皆媚骨,唯有君自如。


质疑自如,理解自如,成为自如,进退自如,愧不自如,不如不如。


最后分享董明珠在回应她与王自如的绯闻时说的一段话:


就为了博人眼球,为了賺那么一点钱,我不知道这些人的良心是什么。


如果他是一个年轻人,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对自己的人生定位的。


年轻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三观。


当然,到底什么是正确,仍需要逐帧学习。


学吧,学吧,学无止境啊!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