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 >

这很飒!澳洲男子生前就举行葬礼,看着家人和挚友,他笑得比谁都开心!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收藏

这很飒!澳洲男子生前就举行葬礼,看着家人和挚友,他笑得比谁都开心!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发现澳洲 发现澳洲 2023-06-19 19:35

中国人在骨子里就是“谈死色变”的。孔子就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言下之意大约就是,人还没有好好活过,怎么就去谈论死亡那样无聊的事?总之,在大众看来,人过早地谈论死亡的事情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并不讨好。



但最近,一位澳洲大叔,却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同参加了自己的葬礼。因为他想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那群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就在今年的3月31日,年仅57岁的Aberfeldie保龄球俱乐部主席Nigel Thompson将他的朋友和家人聚集在一起,为自己守灵。



不同于传统的葬礼,在这个依旧充满泪点的聚会里,参杂着的更多是温暖与喝不尽的香槟。


在自己的葬礼上,Nigel Thompson与一众好友谈天说地,回忆着他们的种种,自己的成长史、发家史都是信口拈来。甚至还感叹命运造化弄人,自己还曾在露营的途中救过现场的某位,八拜之交也不过如此。


虽然悼念仪式通常发生在主角去世之后,但Nigel却决定不走寻常路。当地活体纪念馆为Nigel的亲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庆祝一个美好的人生。



Nigel表示:“如果说这场新冠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生命的短暂。现在是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适合开告别派对的时候。'


“我一直以小丑自诩,喜欢笑呵呵的氛围。但人们害怕在葬礼上笑。有了活人纪念馆,人们可以讲有趣的故事,可以大笑,因为他们是在庆祝生命,而不是在哀悼死亡。”


支持Nigel做出这样非常规的举动,也是因为他曾亲眼目睹自己父亲Keneth告别式时的惨淡。


"当我父亲三年前去世时,我不相信为他安排的那种葬礼是他想要的。”


葬礼是在殡仪馆的小教堂里举行的,但父亲不是一个宗教人士。他的仪式里,没人在意他是否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没有庆祝他对家庭的奉献。



Nigel不希望自己也是这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聊聊收手。所以他自己动手,趁自己还在的时候举行了自己的追悼会。


“我挑选了我喜欢的歌曲,并邀请了我真正想见到的人。这是一个机会,让那些与我最亲近的人聚集在一起,以我的方式庆祝我的一生,在这个15年来一直对我很重要的地方。”



赤裸裸的火葬公司(Bare Cremation)的联合创始人Cale Donovan说,通常情况下,你永远不会在没有主宾在场的情况下举办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聚会,该公司是安排这次活动的殡葬护理颠覆者。


牧师说: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根据英国一个葬礼组织的统计,这种在生前办后事的做法在英国也越来越流行。


而在有些国家,比如韩国和日本,给活人举行葬礼已经悄然盛行。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人物仍然在场,可以听到别人对他的真实评价。



2009年的一次相关调查发现,如果连续一个星期,每天能用5分钟时间思考一下死亡,则能减少一些抑郁的想法。


活时办葬礼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葬礼文化,也打破了死亡这个禁忌话题。


来自英国约克的威廉姆森从事丧葬工作已有30年。今年晚些时候,他计划推出这种为活人办葬礼的形式。



威廉姆森表示,以他从事丧葬多年的经验来看,亲朋好友在葬礼上所说的话往往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有时,威廉姆森问一些来客:“你会在死者生前说这些话吗”?通常他们都会说,不会。


于是他就想,那为什么不能在人还没去世前办一场葬礼呢?让他们听听人们真实的心声。



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