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女权主义”申请到Top 30,现在我却只想让它消失!
近些年来,我们听过无数关于女权主义、运动的热搜,我们见证过无数个从小到大的社会新闻,无数个女性被剥削作为人的权利,被物化,被轻视的瞬间。
即使我们已经毫不陌生女权主义这个词汇,可我们仍然难以理解它真正的定义与意义。
这是一个因女权主义起的留学念头,又因女权主义逐渐迷茫,最后找到自己认同的理念的故事。
你不曾察觉的潜意识
在讲述我的故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男生,家境清寒,忽然有一天有一个身价千亿的富家千金,又漂亮又可爱,隐瞒身份喜欢上你,她挥手就能买下也许你存一辈子都买不起的房子,从小到大过着你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有司机有管家有保姆全方位服务,而你只是努力一辈子也只有一些小积蓄凑合过日子的普通人。你会是什么感觉?第一感觉,是压力还是幸运?
答案也许并不是那么清晰。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假设你是一个女生呢?你是一个平凡又家境普通的女生,忽然有一天有个身价千亿的富豪少爷,又帅又体贴,住在某一线城市最贵地段的房子,隐瞒身份喜欢上你,他挥手就能买下你一辈子都不敢想的车和房,从小到大有司机有管家有保姆全方位服务,而你拼了命努力读书,也不会达到那样的阶级。你又是什么感觉?
你会不会想,这不就是那什么各大电视剧、小说里编的,从古代王爷,到都市总裁,再到欧美王室王子,玛丽苏做梦素材吗?很普遍,普遍到如果你是个女生,你几乎第一反应就是,隐瞒身份的富二代?还有这种好事?
这个问题,是我最近为了解压课业,翻出来看的一部电视剧《夏花》带给我的灵感。电视剧女主就是一个富豪千金,男主是个贫穷大叔,而女主一开始去见男主,每次都要换成网购买的衣服,假装教画老师,在自己家花园撞见男主都不敢承认这是自己家,要想尽心思去假装自己跟男主是一个阶级的,接近他,靠近他。
但我会忍不住想,如果性别互换一下呢?在小说与影视作品里,那些隐瞒身份的男主,原因却都是害怕暴露身份给自己带来不利,或是苦于接近自己的都是为了钱,而有个女人喜欢上自己隐瞒身份后的本我,那一定是真爱,呵女人,interesting。
其实还有很多瞬间,我们会发现,即使被教育着“三观正确”长大的我们,潜意识里也是怎么也洗不掉的父权。我们虽然嘴上说着喊着男女平等,可心里不难免认为,男性在社会地位、金钱和资源上,就理应比自己的伴侣女性更强一点。就算是近些年,兴起的奶狗狼狗,最后不管是女性的期待还是男性的潜台词,都是要能照顾女性,“宠”女性的。
这样的潜意识,无一不让我觉得危险。因此,我留学的开端,曾经是为了寻找女权。
而这对于我来说,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东西。
妈妈为什么要忍让
我的家庭,就是父权经济与社会体制下的产物。爸爸开着公司,有点小钱,在市里买了几套房子,一套投资出租,一套离市中心较远的别墅,留着偶尔放松住,还有一套不大不小,住着我们一家四口。
妈妈跟爸爸结婚后,就休了长假,专心照顾我,过了两年,多了我妹妹,妈妈就辞了职,拉扯我和妹妹长大。爸爸给家里供钱,很少回家,晚上回家就是一身酒气,从不帮妈妈分担家务,也理所应当吃着妈妈做的饭,受着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可对妈妈的感谢,除了铂金项链,就是首饰戒指,或是哪哪新款的包。妈妈每次收到,都很开心,可也舍不得戴和用,就放在房间的玻璃柜里,偶尔出门一次才会用上。
爸爸每次的谎言其实都很明显,从小到大,数不清的女人找上门,他说,是公司债务没处理好,人家来催债的。妈妈信了,为他说话;逢年过节,总是给了钱就不见人,他说公司股东开会,过年总结走不开,可认识的叔叔都发朋友圈在那阖家团圆了,妈妈说,相信他;即使被抓包,爸爸也能理直气壮,天天给我妈讲故事,说什么其他股东都是家里一个正室,外面好几个小老婆,他已经做得很好,只是逢场作戏。妈妈,没说什么,平静接受了。
从小到大,我都是以旁观者看着这些荒唐。高中学英语课的时候,最喜欢的英语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Little Women》,我深受震撼。原来,有这样与我母亲,截然相反的女性啊。或许是妈妈的“悲剧”,在我心里无比深刻,看到Jo拒绝所爱,追求理想时就无比震撼,自那开始,我试着接触女权。
最开始决定出国的时候,是妈妈帮我规划的单词计划和出国规划。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个傍晚,她擦了擦做完饭后的手,来到我的学习桌前,在草稿纸上写写划划,就出来一个初步往留学方向提升的语言计划。
我高中英语水平一般,她就让我从四六级词汇开始背,再背托福词汇,再开始着手练题。找培训老师,找留学中介,都是她亲力亲为她一家家比较过,判断过最适合我的。帮我规划留学的妈妈,我才发现,她是那么有条理,那么耀眼。
妈妈一辈子,做了那个奶奶口中,温良贤惠,体贴得当的周氏媳妇,失去了自己的特点与姓氏,却没有人记得,妈妈在嫁人之前,也好好读过书留过学,工作能力强,也曾是外婆外公的心头肉,掌中明珠。可时光无情,最终留给妈妈的,只有一年年增长的皱纹,和常年家务落下的病根,还有最后一句称赞的好媳妇。
我不知道我妈图什么。我一点也不懂。
在现代教育下成长的我,会觉得,妈妈很“蠢”。明明自己有家庭底蕴,有学识见识,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爸爸,而不能直接把他换掉,毕竟妈妈那么好看,又不是不可能。
我甚至恨不得让我魂穿妈妈,然后做一些解气的事,不让爸爸总是感觉有恃无恐,在他一次次欺骗后揭穿他,然后一走了之,经常这样幻想的我,觉得很解气。可我那时,还未曾意识到现代观点仍然是不健全的“性别平等观”,在这样不健全的观念下长大的我,也未能理解性别与幸福的全部。
直到后来的后来,我看到北大女生与上野千鹤子的谈话。
混乱的本质
其实在一开始走女权主义这条道路上我很混乱。最开始我的目的,仅仅是为妈妈正名,想在我寻找的过程中,能找个理由说服妈妈,放弃不好的家庭,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开始接触大量女权思想和活动。为了能理解更多的知识,看完《Little Women》的我,看了一些女权观念的我,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开始准备留学。我打算,从女权主义的起源国家之一,更进一步地了解女权。
而为了留学,我需要活动,我就开始像所有申请时要以女权之名作为点,写进活动与文书的其他人一样:
像模像样地在学校搞厕所卫生巾活动;
创办女权社团,按照比例,招了几个男生几个女生;
为地方女童募捐教育基金,跟各种公益组织交涉谈合作,然后拉着成员去偏远地区做性别调查,在少数民族做田野研究;
也在学校办了几次女性相关主题的戏剧演出。
学SAT的时候,为了训练阅读,我就拿出现在SAT阅读里的女权核心人物的演讲、作品、故事,比如《第二性》、《他者女人的窥镜》等当小说看。参加夏校的时候,我也冲着女权方向的project去,搞了各种花里胡哨的相关拓展。
我跟所有的申请生一样,活动几乎是按照模板来的。
即使不得不承认,成为一个女权主义,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对SAT某一部分的背景更加了解,中国的女权主义在西方学校看来还在我当时申请的时候算比较新的东西,于是最后也申请到还算不错Top 30 中等水平学校。
大一的时候,也毅然加入了女权社团,交了几个对象,有几个因为我是女权主义,觉得猎奇跟我交往,还有几个本身就是父权体系下的观念,因此最后我们的恋爱总始于女权,终于女权。
就说一件事吧。我是异性恋,与某任去餐厅吃饭,我要求对方AA,结果对方生气勃然大怒,扔下我就走了。你们觉得这件事,我对还是对方对?
但是,我写到这里,一直没有说我的性别。如果我说我是女生,你们觉得谁错?那么,如果我是男生呢?
所以,坚持到后面,我都不知道我坚持的女权主义,究竟是形式主义,还是真正的核心。我其实都不知道我在干嘛,我觉得毫无意义。
就是,那种,你越标榜自己是女权主义,你就越将自己限制在这个圈里。我觉得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喊口号,做形式,为了留学而把自己标签化,就差贴上一个“Feminist”的标签在身上,却没能真正为当今女性做出什么贡献。
我很迷茫。
入学后,我发现在女权兴起的西方,女性的境界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会有那种自以为耍帅的男生,说某女教授很性感,想......;
课上聊到女性主义,也总有那种本来关系不错的男生,一听我是女权主义就开始,Oh you are feminism,再配上表情微妙;
即使留学,女性仍然止不住的容貌焦虑,不停地为了保持身材天天吃草,拼了命健身,想着怎样能在ins上的照片,屁股更大,穿比基尼的时候更性感,曲线更吸引人。
在这样的社会下,女性的状况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我身边有很多学姐,在学校的时候GPA很高,自己也很优秀,可毕业后继续读研读博有好多就选择了先结婚,因为大部分经济独立,有时候找到的另一半,也许经济条件还不如她们。可最后,她们会担心,自己太过优秀,丈夫自尊心会受到损害。而那些找了跟自己差不多,或比自己条件好的,自己经济独立的时候,也许会被对方看作无法依靠,不信任,从而得到的爱情体验不好。
最近还有个新闻,香港老星方力申的女友叶萱,曾遭韩国邪教组织性侵。而方力申对她的评价是“点解咁天真”,媒体对这个事的评价也是方力申多么好,接受了受害者女性,不在意她的过往。
可叶萱是个勇士,站在公众面前揭发邪教,为被迫害的女性战斗。而这样的勇士,跟过气男星相识相爱不应该是一个才貌双全,郎才女貌的佳配吗?可男友却是责问,“为什么这么天真受到了伤害,我心疼你啊。”而舆论却是清一色夸男方好男人。
在这样的境界下,女生不论怎样做,都是错。
前段时间的北大三个女生和上野千鹤子的谈话,也让我感触很深。其实我能理解北大女生那边提出的问题,关于“女权鄙视链”。我觉得它更像一种社会倾向,不论东西方。就像在学校,有那种白人女生,喜欢上比她大十一岁的大叔,然后同学圈里,就会谈论,要跟她绝交,觉得三观不合什么的。在国内如果有什么恋爱脑朋友,大家第一反应也都是期望她踹掉不好的男人,独美。
就好像女权主义的终点,一定是为大家所期望的那般,脱离父权结构,孤身一人,不婚不育,事业独美的大女主。当然,如果女性想要脱离父权社会带来的痛苦,目前唯一解也许只有拒绝结婚,拒绝生育,孤独终老。
可这样行动后,女性的结构性弱势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她们选择婚姻,就要面临丈夫出轨、不忠的风险,甚至承担生儿育女,被剥夺生活的所有权。
如果她们拒绝婚姻,就要面临自己老无所依,孤独一生的困境。而男性永远是赢家,结婚,他们的不忠、偷吃,天经地义,问就是管不住下半身。他们也没有非要脱离一个社会体制的压力,而必须孤身。
而在结构弱势下女权主义者,需要对抗的是整个社会,甚至是社会的本质。那么,这样的女权主义,我觉得,不如不做。
真正的女权,不应该是将女性的路越走越窄,最后只有一条路可走,而应该是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就像我们为什么来美国读书一样,因为我们期望在教育上,我们能够获得更多不同的选择自由,在将来更进一步读书和工作时,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可能。
我觉得女权,也应是如此。全网骂的全嘻嘻,也只不过是在混乱的女性主义中,选择了一条不那么被大家看好的路,因为她还是向父权主义妥协了,为了拴住老公生了孩子,又冠了夫姓。
可女性,又何来真正解脱一说。
至少,她带来的社会热度,与越来越多对于性别的关注,就像上野老师说的那样,女权主义是为了让你在受到压迫时,你有可以反抗的语言吧。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又有何错?难道女权女权,性别平等的路,只能是站在性别对立下,抛弃男性,独自的生活吗?
最后,你们觉得我究竟是男性还是女性呢?不过,我的性别,会影响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如果会的话,那不妨我们一起放下所谓的女权形式主义,去多包容社会的多样性,多给女性一些选择吧。
我因女权主义进了Top 30,却期盼着女权主义有朝一日能从世界上消失。当我的性别不会改变这篇文章的看法,当女权主义不再是人人引起关注的重点时。
也许那时,才是真正性别平等,社会性别结构翻天覆地的一日。
用上野老师的话结尾吧:
愿世上每个女性,都将自由自在地活着。希望每个个体的真实生活体验不依赖于他们的性别。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