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有澳洲国籍,你要注意了!

疫情炸出多少双重国籍
曾经一度 “双重国籍”,是部分华人群体隐而不宣的“骄傲”。
他们一边利用第三国转机入境的方式,驰骋中澳两国。
一边享受两国的福利政策、优惠条件。
两边谁也不得罪,闷声大发财,好不快乐,好不逍遥。
但疫情封国,持有双重国籍的被炸开了锅。
而最近的一系列热点事件,更是将双重国籍问题推上了热搜。
那么到底澳洲的国籍政策是怎么样的?中国是否有可能开放双重国籍?
澳洲的国籍政策
目前全球各国对双重国籍的承认方式有三种:
明确承认
间接承认(默许)
有条件承认
澳洲的态度又是如何了?
自1949年联邦政府颁布公民法至今,经过多年来的数次修正和补充。从2002年4月4日起,澳洲公民允许拥有双重国籍。现行的公民法案是2007年澳大利亚公民法案(Australian Citizenship Act 2007)。
简而言之,新移民在加入澳洲国籍后,是可以保留原来国籍的。
但是,对于想竞选澳洲议员的人,宪法对于国籍有着特殊的要求。
澳洲宪法第44条:承认过忠诚于、服从于或依附于外国,或承认自己为外国的臣民或公民,或享受外国臣民或公民权利或特权的人,或是外国公民不得当选澳大利亚参议员或众议员,或作为参议员或众议员出席议会。
看似理所应当,但是该法条在几年前一度成为澳洲政坛的一颗震撼弹。
2017年,时任绿党副领袖卢德兰发现自己还持有新西兰国籍,随即宣布辞职。此后,国家党党魁,副总理乔伊斯也被指持有新西兰国籍,并接连带出17位持有双重国籍的联邦议员,将双重国籍事件推向高潮。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因为按照澳洲法律规定,持有双重国籍将不具有选举资格,但包括副总理在内的部分议员拒绝辞职,使得舆论哗然。
当时全澳更是掀起来了一场,双重国籍与爱国之间的大讨论。
双重国籍和爱国
那么双重国籍是否能和爱国画上等号?
爱国的范围很宽,这里我们不妨把爱国简单地理解为对国家的忠诚度。
虽然很多澳洲人持有外国国籍,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取得外国国籍和不爱国、对国家不忠诚划等号。
很多澳洲人持有外国国籍,并非对澳洲没有感情,可能是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
从参政层面而言,其实在西方社会,对于双重国籍者担任公职普遍持开放态度。在美国,双重国籍的政客们并不在少数。
而对于移民国家的澳洲来说,在国外出生或父母亲一方在国外出生的人口超过半数。单纯用国籍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担任公职,显然过于片面。
所以,对于大部分华人而言,就如同谷爱凌的那句话,当我在澳洲时,我是澳洲人,但当我在中国时,我就是中国人。
说完现状,说趋势。
未来趋势
澳洲入籍更严格
现在想要入籍澳洲?
你可要提前做好准备,不是你想入就能入的。
近几年,澳洲政府不断收紧公民入籍要求,以此增加澳洲公民的“含金量”(Australian Value)。
早在2017年,时任移民部部长就将一份要求颇高的公民法立法修正法案正式提交给众议院。包含了入籍申请人居住时长要求延长至4年;要求提供有效的英语语言能力证明;入籍考试从无次数要求改为只有三次考试机会等细节。
虽然该版本完整方案被挡,但是体现出趋势,即澳洲入籍越来越难了。
不仅入籍门槛提高了,现在想入籍,你还得等得起。
但最近的数据显示有些申请人等了2年或更久,有90%的申请是在24个月处理完成的。
去年12月内政部的记录上有14万4847个入籍申请,真是让人直呼政府在干什么?
难怪连移民和入籍影子部长Andrew Giles都说, “莫里森政府对我们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缺乏兴趣。”
澳洲入籍变难,那么中国会承认双重国籍吗?
中国不会承认双重国籍
中国现行的《国籍法》颁布于1980年,此后再无任何修订。
中国《国籍法》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即中国不承认也不允许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相比其它中国法律,《国籍法》总共只有18条,条文简单,相对于细节,该法更多的是给出了总体的方向、方针。
虽然近年两会中屡有代表建议放开双重国籍,且呼声越来越高。
但是,中国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目前对于双重国籍的态度(禁止态度)是肯定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政策如一,在具体实施方面也更加严格、规范。
从2017年2月9日开始,中国公安部开始实施新规,入境时将录入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这意味着在澳华人的中国户籍迟早会被发现并被注销。
再加之疫情的影响,此前持有双重护照的人士常使用的第三地转机入境的方式也变得不再可行。
全球抢人,端正心态,去哪都受欢迎
随着全球抢人潮来袭。
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对于持有非本国护照的人才都持欢迎态度。
所以,只要端正态度,不做“既要,又要”两头通吃的“骑墙派”,在哪里都会受欢迎。
虽然,不排除有极少数已加入澳洲国籍仍违规保留中国身份的投机者,但绝大部分华人移民还是因为难以割舍与中国紧密的联系和情感,选择只拿永居不换国籍。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印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 auyx.service@gmail.com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登录